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社会

嘉兴滨海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嘉兴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市大项目、大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成为带动嘉兴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发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计划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00亿元。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滨海开发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港口、产业、新城统筹联动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11年至2015年,全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33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7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657亿元)。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25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939亿元。化工新材料、核电关联、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群,目前全区共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13家,超十亿元企业23家,超五十亿元企业4家。

  迅猛发展的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滨海开发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渐次暴露。“比如新区的二产比重超过70%,化工产业占据工业‘半壁江山’,以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为代表的港航物流业发展层次还不够高,以核电关联为代表的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滨海休闲旅游、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市滨海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又迎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诸如长三角一体化、上海自贸区建设、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全省港口一体化等改革措施。这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抢抓机遇、补齐“短板”?滨海新区对此进行了积极谋划。

  “总体来说,‘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将处于建设持续期、融合深入期、转型提速期相叠加的阶段。我们将以做强产业作为港产城统筹发展的核心任务,以‘高新化、集群化、生态化’为导向,在积极壮大化工新材料、核电关联、新能源等原有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临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上为全省临港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示范。”市滨海办党委书记王照祥表示。

  在具体目标上,滨海新区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达到800亿元;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00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达到300亿元,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7家。

  “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依然将优先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做优化工新材料产业,整合提升区内两大新材料产业集聚平台,着重发展C2、C3、C4、芳烃深加工、棕榈油五条产业链;做强核电关联产业,依托全省核电关联产业核心区的先发优势,发展核电配套产品,加快形成中国核电服务基地和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做大高端配件及装备制造业,整合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制造企业,培育钢铁下游产业链;做精节能环保产业,提升杭州湾LED产业园、海利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唐风电场、正泰新能源光伏电站等平台,走高精尖和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同时,滨海新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具体的发展方向包括:壮大港航现代物流业,推动集装箱业务规模化和高附加值化;整合钢铁、粮食、石材、石油化工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大宗商品贸易业;高起点规划和高品位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信息化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功能完善的区域性服务支撑体系。

  “我们还将发挥‘临江、濒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主动策应长三角一体化、上海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建立健全接轨工作机制,承接上海、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和配套外溢,在港口合作、集装箱喂给、保税物流互动、通关一体化等方面形成一批接轨成果。”市滨海办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