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县南汇地区医院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曾受过它恩泽的人,对它的记忆是难以抹去的。在城乡医疗机构设置和医疗技术水平不甚均衡的今天,南汇及周边地区的老一代都怀念曾经设在家门口的县级医院——嘉兴县南汇地区医院。1965年10月,原嘉兴第三医院从嘉兴城区迁到南汇(今王江泾镇南汇集镇),易名为嘉兴县南汇地区医院,但老百姓习惯称之为“第三医院”。
当时的“第三医院”,规模不大,坐落在南汇镇西首的蚕溪荡西边,占地约二十亩,仅有五六排平房,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最南面的一排平房是各科门诊室,最北面的一排平房是住院的病房,东西两排平房是办公室和食堂,中间是化验室和药房。南汇镇距东南方向的天凝镇、西南方向的王江泾镇和盛泽镇、西北方向的平望镇与黎里镇,均在十多公里,地理位置居中。五个镇中,王江泾镇属嘉兴县,天凝镇属嘉善县,盛泽镇、平望镇和黎里镇属江苏吴江县。五镇和南汇镇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往频繁。南汇镇人员进出频繁,商业气氛浓厚,成为该区域人们交往、购物交易的中心。那时候,嘉兴北片、吴江南片的老百姓,家里有人生小病,首选的是大队里的赤脚医生,他们二十四小时为大家服务,即使在晚上也随时可以到病人家里出诊看病。但家里有人生重病了,总是选择到“第三医院”,因为在当地老百姓的心里,“第三医院”与嘉兴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相等齐名的,医院里不少专科医生的名气也较大。
浙江北部与江苏南端都属于河网地带,河流密布,纵横交错,家家傍水而建,户户依水而居。因当时陆路都是泥路,自行车都还没有,陆路交通很不方便。而水路交通较为便利,交通工具就是木船。“第三医院”在当时名声可大了,方圆十数公里内的老百姓家喻户晓。一旦家有危急病人,都会摇船送病人到“第三医院”治疗。“第三医院”门前的河滩边,常常停满了前来看病的船只,每天有七八十条船停靠在那里,把西面相邻的嘉兴养鱼场的停船河埠都占据了,东面一直延伸到南汇缫丝厂门口的蚕溪荡西岸边。
“第三医院”当时在医疗技术上也有很强的权威性。在老百姓看来,任何疑难杂症都能迎刃而解,除非得了不治之症,或是病入膏肓真的回天乏术了。因此,所有到医院就诊过的病人,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生的医德都不存在异议。当时医院的医疗设备还比较落后,先进的医疗仪器几乎没有,但是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相等高,可谓精英云集,人才济济。内科彭沛、严维兴、李菊林,外科钱伟,妇产科沈盘、高惠明、闻荣荣等等,个个都是行家里手,人人都是医院品牌,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口碑极好。有了这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疗队伍,医院在当地的权威性、美誉度自然就很了。
记得“第三医院”有一名院长叫沈忠惠,是个内科医生,面容慈祥可亲,眼神充满智慧。1977年初冬,我有一个同学才十二岁,得了急性盲肠炎,就是他医治好的。同学对我说,她碰上了一个让她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好医生。沈医生在问诊时笑眯眯地问,“哈里勿好啊?”“勿好啦啥晨光拉啊?”话语亲切,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在切诊时,一边轻轻地手摸患处,一边柔声细语,“咯里痛勿?”“咯佬痛勿?”在诊断时,却十分慎重而又果断,“是盲肠发炎!时间拖得有点长了,溃烂化脓,已经盲肠烂穿,变腹膜炎,脓水已经进入腹腔,必须马上开刀!”我同学家人有点犹豫,“沈医师挂点盐水来勿?”“勿来咯,必须马上开刀,否则有生命危险。”我同学她是早上就诊的,当天中午十二点动了手术,沈医生与同样技术高超的外科医师钱伟整整做了三个小时的手术,取出了烂茄子似的盲肠。手术后,我同学住院期间,沈医生每天早上、下午和晚上三次到病房查看病情,嘘长问短,无微不至。十一天后,我同学痊愈出院,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第三医院”中还有一批妇产科医师,被当地广大妇女姐妹们视为知己。无论是沈盘,还是高惠明、闻荣荣,当地每个育龄妇女几乎都认识她们,而且相互之间都能叫得出名字。值得一提的,有一位叫赵美玲的妇产科医师在“第三医院”附属的南汇卫生院工作,被当地百姓誉为南汇的名医、妇科专家。无论是妇科炎症、宫颈疾病、不孕不育,还是孕期咨询、围产期保健、新生儿接生,新生儿护理,甚至是计划生育的放环、结扎、妊娠终止,赵美玲医师是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当地老百姓从心坎里感谢,那些在艰苦岁月里,默默无闻为老百姓奉献青春的白衣天使。1985年,“第三医院”撤出南汇,其医务人员大部分转入王江泾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