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彰显传统文化,适应阅读习惯,引入数字技术 ——
日历书为何成了新年货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图书市场上,各种“日历书”日益爆火。记者浏览各电商平台后发现,《故宫日历》《敦煌日历》《中华诗词日历》等各种日历书持续热销。把日历书当作“年货”来购,是很多读者迎接新年的仪式感。放置在案头的日历书“颜值”与“内涵”并存,它们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实用工具,更融合了文化、艺术、情感等多重价值,成为承载传统文化、传递岁月温情的有效载体。
品牌日历书,热度多年不减
到2025年,日历书已经火了近十年。2016年被称为日历书的“出版元年”,各大出版社从那年开始纷纷推出精品日历书。历经十年的披沙拣金,一些日历书已形成固定品牌,在读者心中形成了口碑。
《故宫日历》始于民国时期,自问世起就深受欢迎。2009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出版《故宫日历》,此后年年都以不同主题推出,迅速成为图书市场上热度最高的日历书之一。2025年是乙巳蛇年,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明年的《故宫日历》一口气推出了普通版、汉英对照版、书画版以及童真版四个版本,每一种都设计得精妙而走心。普通版《故宫日历·2025年》聚焦生肖蛇元素,按月份分为12个主题,选取故宫珍藏的汉代双蛇纹方砖、隋代玄武纹画像石、唐代伏羲女娲像等与蛇相关的精品文物进行展示;《故宫日历:书画版·2025年》收录了故宫所藏的400件山水楼阁书画作品,时代从唐代延续至近代,呈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美。多种版本《故宫日历》精彩纷呈,与其说是日历书,更像是一本本精美的故宫文物图册。
敦煌研究院和中信出版集团合作的《敦煌日历》连续成功出版多年。《敦煌日历2025》选取295幅高清敦煌壁画以及70幅逼真临摹作品,带领读者领略敦煌壁画中奇异神幻的佛国世界,以及古人闲适安逸的耕作宴饮生活;《国博日历·2025年》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365件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逐日推出,让使用者每天深入了解一件“国博精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民俗掌故日历》脱胎于民俗学家杨荫深代表作《事物掌故丛谈》,从2018年开始出版。2025年的《民俗掌故日历》继续按照时序更迭,在每一天的日历中,以简单精炼的文字传播中华民俗之美;近年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每年都会编写一本“陪你读书日历”,由花城出版社推出。《麦家陪你读书日历2025》选择了麦家为读者挑选的52本世界经典名著,包括《月亮与六便士》《倾城之恋》《傲慢与偏见》《故事新编》《麦琪的礼物》等佳作,附上书中名言和麦家撰写的导读,承包读者一整年的书单。
引入新技术,日历书“活”起来
老牌日历书形成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更多出版社加入进来,根据自身地域特点、专业优势,结合当下热点,策划内容多元的日历书,涵盖国学、诗词、书法、法律、养生、地理、美食、时尚、影像等多个方面,精准匹配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口味读者的需求。
2024年,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山西的文化遗产受到高度关注。山西出版界抓住这波流量,出版多种相关日历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山西文物日历2025年·壁画》,选取三晋大地30多个寺观和墓葬的壁画,涵盖了北齐、唐、五代、宋、辽、金、元等多个时期,在日历上绘制“壁上丹青”;三晋出版社联合云冈研究院推出的《云冈微笑:2025周历》,汇集了云冈石窟造像中54尊精美的微笑造像,让千年前的造像温暖人心。
译林出版社和B站知名up主“云社”联手打造《2025鲁迅日历》,精选365句来自鲁迅小说、散文、日记中的金句,贯穿全年,帮助读者以一本日历“速通”鲁迅。所选的鲁迅名句都贴合时令日期,如2025年1月28日是除夕,当天的选文是鲁迅句子“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6月1日是儿童节,当天的鲁迅选文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知乎好问”系列是“有问题”的日历书,《知乎好问2025》从知乎8亿条内容中精选341个优质问答,在一问一答中普及新知。除此之外,已出现在市面上的日历书,还包括《红楼梦日历:饮馔版(2025)》《藏在日历里的诗意:2025诗词日历》《新华日历2025:镜览中国》《本草日历:2025》《汉译名著日历2025》《生肖日历:2025金蛇献瑞》等,令人眼花缭乱。
日历书由传统的日历、台历、挂历演变而来,其形式也在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创新。记者注意到,刚刚上新的多种2025年“日历书”,不仅是印刷精美、制作考究的纸质画册,更成为不断融入数字化技术的文化传播载体。翻开《故宫日历:书画版·2025年》,读者可以扫码听专家音频讲解,了解绘画的题材、技法、艺术特色等;多种文博日历强调互动性,创新引入AR技术,让日历中的文物“活”起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生动、立体的阅读体验。
这些因素,推动日历书持续走红
日历书在图书市场上异军突起,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在江苏人民出版社融合出版中心主任刘英鹏看来,其走红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对传统文化热的撬动以及满足人们随时充电学习的需求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为日历书的走红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刘英鹏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民众文化自信的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日历书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古诗词、古画等。比如故宫日历每日甄选故宫馆藏文物,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每日翻阅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契合了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向往,使得日历书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从而撬动了市场,吸引大量读者购买。
“每日翻一翻日历书,也是坚持阅读的一种方式。”读者刘女士认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提升的愿望,日历书满足了人们随时充电学习的需求。它以日历的形式呈现知识,每日一撕,每日一读,将学习化整为零,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无论是早晨起床后的片刻闲暇,还是工作间隙的短暂休息,读者都可以轻松翻开日历书,获取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涵盖广泛,包括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活常识等各个领域,让读者在不经意间拓宽了知识面,丰富精神世界。而且,日历书的内容编排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了长篇大论的理论阐述,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阅读习惯,真正做到了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知识充电站”。
收集了100多本文博考古类日历书的书友赵先生认为,这两年出现的日历书在内容编排、装帧设计等方面做足文章,一些精品日历书具备了文化消费品中的“轻奢”属性,拥有了长久的收藏价值,因而受到欢迎。比如,近两年来山西出版的系列文物日历很受追捧。在某二手书网站上,去年的《山西文物日历 2024年 彩塑》价格已经超过300元一本。
刘英鹏相信,在未来,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知识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日历书有望继续保持其热度,为读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体验和知识养分,在传承文化与促进学习的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