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突破要素制约天花板?面对这一共性问题,嘉兴在创新中探索新路径,在全省率先推出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以差别化政策为调控手段,把资源产出率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空间维度上,全市范围内的规上工业企业均在评价对象范围之内;在时间维度上,2013年以来,全市的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对评价对象此前三年的平均值进行综合分析。
日前,随着新一轮评价结果正式出炉,我市4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最新面貌一目了然。而一组“十二五”末与“十一五”末的对比数据,则直观印证了这一评价机制的转型升级导向作用:亩均税收提高了43.8%、亩均工业增加值提高了39.3%、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提高了19.3%、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提高了62.4%、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1.7%……
面对要素供给制约
工业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制约,是一个地方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巨大挑战。“十二五”开局之初,我市工业发展就面临“窘境”——产业升级跟不上市场需求升级的步伐,总体上仍沿袭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耗放的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形成的压力日益加大,工业较快增长与要素供给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
记者了解到,2010年,全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为10.69万元,亩均增加值为50.33万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全市工业空间资源分布不均衡,高能耗、低效益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大量空间资源。
“早几年,嘉兴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以传统轻纺类为主,‘三低一高’特征较为明显,即产业层次低、亩均产出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能源消耗高。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经济领域中长期形成和累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与问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转型水平,已经刻不容缓。”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介绍说,我市于2012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两退两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提高资源占用产出水平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退低进高”工作。
一退一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全市工业企业的“家底”如何?“低效企业”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一些企业尽管亩均贡献小、环境污染大,但仍可每年为企业主带来可观收益,如何建立退出机制?如何引导转型提升?
针对“退低进高”面临的低效落后产能退出难、低效企业整治提升难,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开展工业企业绩效评价的思路日渐清晰。2013年,我市在前期局部探索基础上,制定出台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要求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自2010年起的绩效开展评价。
“市、县两级使用的评价指标不同,全市的评价工作取的是前三年的平均值,各县(市、区)的评价工作取的是前一年的数据(其中平湖取的是前两年的平均值)。”据负责这项工作的市经信委副调研员申海良介绍,我市的评价办法设有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排放每吨COD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五大指标,并根据各个工业企业的绩效综合评价得分,将其划分为A(优先发展)、B(鼓励提升)、C(监管调控)、D(落后整治)四类。此外,各县(市、区)结合产业特点和绩效评价预期导向目标等,分别制定了评价办法和差别化政策,有的地方在五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亩均销售收入等评价指标。
正面激励+反向倒逼
以“亩产论英雄”促转型
“A等生”可以获取更多政策红利、发展支持;“D等生”则面临多重约束,比如不得享受政府各项奖励优惠政策,需承受更高的水价、电价等……“正面激励+反向倒逼”的差别化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2015年绩效评价为“A”的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享受到了“VIP待遇”。“在平湖,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服装、箱包等传统产业新增用地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我们之所以能在去年获得19.2亩的土地上马新项目,就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A类企业用地需求得到优先保障’政策。”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投资9300万元建设的年产300万件(套)游戏装生产线项目,最近已经正式结顶,预计项目年产值达到1.2亿元,利税590万元。
享受给力政策的“优等生”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压力山大”的“差等生”则在积极主动求变。由于2014年度企业拿到的成绩单是“C”,嘉兴市俊发喷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2015年便自筹资金2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低端织机设备,同时引进高端设备,大幅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2015年,该公司亩均销售、亩均税收分别比2014年增长125.64%和790.65%,2015年度绩效成绩也从C类提升为B类。
差别化政策,对嘉兴工业企业的触动空前深刻。以桐乡为例,仅2015年,该市执行差别化电价企业141家,征收差别化电费625.8万元;执行差别化水价企业383家,征收差别化水费137.1万元;执行差别化房产税企业2927家,减免房产税2514万元;执行差别化土地税企业1969家,减免土地使用税6388万元;同时,通过企业申报,对8家A、B类企业聘用年薪50万元以上人才发放奖励资金307.8万元。
以“亩产论英雄”,既是一把衡量评判企业优劣的“尺子”,也是一根引导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挥棒”。伴随着企业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后来的主动求变,低效落后产能退出难、低效企业整治提升难有了“药方”。
在海宁市黄湾镇,一场发端于2014年下半年的“退散进集”行动已经初显成效。“镇里原先共有324家‘低小散’企业,2013年的亩均税收不足3万元,总占地面积却达855.4亩,不仅远低于海宁的绩效评价标准,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黄湾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324家“低小散”企业的腾退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而为了疏堵结合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占地354亩、拥有11.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黄湾镇“两创”中心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两创’中心设置了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亩均营业收入300万元、亩均税收10万元等准入条件,以及能耗、环保等标准,以此引导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目前已有一批企业入驻并投产。”
新一轮成绩单出炉
评价结果“信息量很大”
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犹如一年一度的“体检”,“尺子”一量,谁好谁差便一目了然。
据了解,2013年至今,我市已连续开展四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近日,第四轮的成绩单正式出炉,晒出了我市工业企业的最新“家底”。
从综合评价情况来看,全市4307家规上工业企业前三年(2013—2015年)的绩效情况如下:亩均税收14.57万元/亩,亩均工业增加值68.38万元/亩,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0.97万元/吨标准煤,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621.5万元/吨COD,全员劳动生产率14.7万元/人。
“分县(市、区)来看,要‘点赞’经开区。五大指标中,除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排名全市第二,经开区的其余4项指标都排名全市第一。”申海良介绍说,各县(市、区)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比如,亩均税收一项,经开区是最低县的2.5倍。
这一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全市共有640家企业获得“A”,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14.9%。其中,平湖市A类企业绝对数量最多,为119家,占全市A类企业的18.6%;经开区A类企业相对数量最多,为53家,占经开区规上企业的31.5%。
据介绍,分行业看,各行业之间差距明显,多数行业的四类企业分布情况不佳。其中,A类占比低于全市平均且D类占比高于全市平均的有8个行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这份成绩单还排出了亩均税收低于全市平均的12个行业、亩均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市平均的15个行业、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市平均的7个行业、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市平均的4个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市平均的11个行业。5份表格中,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几乎都名列其中,再次印证了以这两大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申海良表示。
记者了解到,从空间分布情况看,全市430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园区内企业有3616家,占84%[入驻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的有1733家,占40.2%;入驻在市镇工业园区的有1883家,占43.7%];园区外企业有691家,占16%。
翻开第一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2010—2012年)的分析报告,当时的全市413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入驻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的有1172家,占28.3%;入驻在市镇工业园区的有1861家,占45%;园区外企业有1105家,占26.7%。
申海良分析说,无论是从企业数量、经济总量、用地规模还是吸纳劳动力等方面,各级工业园区(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市工业企业发展的主战场,对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企业进区入园程度有所加大,但集中程度仍然不高,仍有大量的企业包括许多优质企业分散在园区外。下一步,在积极引导园区外企业入园的同时,更要狠抓市镇工业园区的内涵式提升,转变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施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功能升级、形象升级、管理升级四大工程,着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2015年VS2010年
五大主要指标大幅上扬
四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跨越了“十二五”。
数据显示,“十二五”末的2015年与“十一五”末的2010年相比,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的绩效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从五大主要指标来看,亩均税收从10.69万元/亩到15.37万元/亩,提高了43.8%;亩均工业增加值从50.33万元/亩到70.12万元/亩,提高了39.3%;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从0.83万元/吨标准煤到0.99万元/吨标准煤,提高了19.3%;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从417.98万元/吨COD到678.67万元/吨COD,提高了62.4%;全员劳动生产率从9.91万元/人到15.03万元/人,提高了51.7%。
“这组对比数据,直观反映了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效,这离不开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表示,嘉兴创新开展的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取得了4个方面的初步成效,且已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
一是形成了“倒逼”低效企业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四轮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在我市营造了“资源占用产出论英雄”为导向的浓厚氛围,强化了亩产效益理念。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分类结果,则让低效落后企业正确认识到自身所处位置和发展差距,尤其是差别化政策的实施,加重了低效企业的运营成本与生存压力,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转型的紧迫感和内在动力。
二是提高了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水平。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开展,有效推进了“退低进高”工作。2012至2015年,我市累计腾退低效用地4.59万亩,全市在已腾退土地上累计新进项目388个。值得一提的是,这388个新进项目销售收入新增1058亿元,税收新增69.9亿元;平均亩均销售收入达731.1万元,比原项目提高7.5倍;亩均税收46.5万元,比原项目提高10.9倍;累计腾出用能85.8万吨标煤。
三是为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造了条件。以企业分类评价为基础,以要素价格差别化为手段,已经成为我市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退低进高”的重要抓手。例如,海宁市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在全国率先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
四是有效推进了淘汰落后和行业整治工作。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使得淘汰落后、行业整治等专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量。2014至2015年,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2103家,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设备2万多台套,全市推进“低小散”整治提升的块状行业20多个,涉及企业(作坊)共5658家,有效促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