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记者要前去采访,老人们都很开心,他们希望将自己快乐的抱团养老感受讲出来。在嘉兴逸和源·湘家荡颐养中心,住着十几位原嘉兴毛纺厂的退休职工,他们过去是老同事,有的还是老邻居,如今一起享受快乐的晚年时光。
6月21日上午,尽管梅雨季的天公不作美,但当记者来到他们身边时,立即就被“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温情氛围深深打动,浓浓的“毛纺情结”在他们心中早已牢牢扎根。
往事并不如烟
1958年3月,嘉兴毛纺厂开始筹建,它与民丰造纸厂、绢纺厂、冶金厂、丝厂被老嘉兴人叫做“嘉兴五大厂”。
“能进入嘉兴毛纺厂工作,那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心里别提有多骄傲了,这种感觉完全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考上了公务员。”胡阿姨1958年6月入厂,算得上是毛纺厂的“元老”。据她回忆,当时厂区里的草比人高,还是一片桑园地,纺织用的机器都是用木头制的,职工人数不足百人。
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毛纺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嘉兴的不少适龄青年通过干部调动、学校分配争相进入毛纺厂,一毛、二毛、三毛等分厂不断扩容,鼎盛时期全厂职工数超过5000人,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大厂。
“下班时刻,成百上千辆自行车从厂门口一拥而出的景象,那真是太壮观了,当时的南湖路还是石子路。”吴梅华的话立即将在座各位老同事的回忆拉回那个场景。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的话匣子根本关不住。
入厂时仅22岁的胡阿姨在毛纺厂的织造车间一干就是20年,退休前的10年,她被调至厂工会,担任起了电影放映员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胡阿姨向记者回忆说,当时能容纳近千人的工厂大礼堂只要一放电影,几乎每次都座无虚席。工厂图书馆总共有24个书架、3万多册书,平均每天都有三四百人前来借阅。
“当时的厂工会主席每个月都会派我去上海买好几捆书回来,有新书是绝对不会漏掉的。”胡阿姨认为,在那个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的年代,职工的业余生活中看书、看电影是很重要的两个部分。
在进入毛纺厂之前,胡阿姨在海宁电影院工作,“当时,与毛纺厂并列可让我选择的单位还有市图书馆和市总工会,但工人阶级最光荣的观念让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毛纺厂。”她的话立即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沈阿姨今年72岁,是这群老人中年纪最小的,到今年7月18日,她入住逸和源也有两年时间了。十指涂着粉红色的指甲油,戴着漂亮的宝石戒指,身穿一条黑色蕾丝百褶裙,丝毫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这都归功于在这里的快乐生活呀,心情舒坦比什么保养品都管用。”
数十年前的一桩桩旧事仿佛是昨天刚发生的,对他们而言,或许只是变换了一下聊天的地点而已。
一起抱团养老
无论当时在毛纺厂里是担任领导职务,是高级工程师,还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在养老机构里,这些身份都不存在了。曾担任了3年党委书记的陈涛,住进逸和源有半年时间了,他和老同事们打成一片。
顾铭荣今年85岁,平时爱写写书法,他是毛纺厂里第一个选择进机构养老的老人,凭着自己的良好居住感受,他拉了不少人过来。
“顾师傅跟我老伴认识,他把我老伴讲得心动了,于是一年多前,我们夫妻俩也住进来了。”吴梅华告诉记者,他的老伴于去年过世了,如今,她自己继续住在逸和源,原因就是心里已经离不开这些“家人”了。
方阿姨今年84岁,老伴史老伯比她年长1岁,老夫妻结伴在逸和源养老。前些天,史老伯因几日高烧不退,被送至市区的医院住院治疗。
老史的病情牵动着“毛纺大家庭”里所有人的心,大家持续主动关心,还疏导方阿姨的情绪,跟一家人没任何分别。
在逸和源,“毛纺大家庭”每天会开“碰头会”,大家坐在每个楼层的休闲椅上,聊以前的故事,聊各自的孩子,时光在开心畅聊中慢慢流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体会,抱团养老后少了孤独、多了快乐。
每年春节之前,逸和源都会为老人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们毛纺人都是要坐在一桌上的,可开心了。如今老同事越来越多,今年看起来要开两桌了。”吴梅华说,“毛纺情结”已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心底。
就在今天,另一位毛纺厂的老同事朱阿姨也要入住逸和源,大家翘首期盼着新成员的加入,老同事抱团养老的阵容在不断扩大,这是他们想要的养老生活。为了将这个大家庭建设得越来越好,他们也提出了一点希望,“护理院里的药品种类要再丰富一些,相关收费标准希望能再持续稳定一些。”
能说出彼此的生日、清楚彼此的喜好、了解彼此的心情……记者采访下来,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他们比其他居家养老的老人多拥有了一份重新点燃的激情,这在晚年生活中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