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飞策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在产品生产的诸多工艺环节中,比如焊接环节、密封环节、激光切割环节、去毛刺环节等,你能发现一台台智能设备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这些智能设备成为了“飞策防爆”的“一线员工”。
“2014年我们开始‘机器换人’,主要是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来自市场的压力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二是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企业开始关注相关的智能设备。三是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正是在这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投入了1500多万元用于‘机器换人’。”该企业的倪鸿伟说。
大力推行“机器换人”后,“飞策防爆”也逐渐体验到了智能设备带来的“转型红利”。“人工上,至少给企业节省了30个一线工人。另外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品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倪鸿伟说。
“机器臂”融入南湖经济版图
“机器臂”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飞策防爆”,更已经成为了诸多南湖企业家的一种共识,并为南湖区工业经济的转型注入了力量。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实施“机器换人”117项,累计完成投资23.57亿元,新购置机器人78台。
“机器臂”融入南湖经济版图的背后,是南湖区“机器换人”的有序推进。一方面,南湖区根据市对区考核目标任务,及时将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以及“机器换人”等主要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园区、镇、街道,确保季度目标任务按时推进。“机器换人”的有效推进也带动了全区工业投资的热度。据统计,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为34.03亿元和39.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2%和43.3%。
另一方面,南湖区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机器换人”的补助力度。“我们将提高对‘机器换人’项目、厂联网项目及列入省级‘机器换人’试点行业的项目补助,目前补助的具体额度还在讨论中,但是肯定会比现有的政策补助额度要更高、更科学、更全面。”南湖区经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还计划增加对“机器换人”设备供应商的补助,以及采购区内制造商设备的补助。同时更加注重“机器换人”项目的智能化层级,资金补助按照智能化改造评价标准打分后进行竞争性分配。“预计引入该竞争性后,既能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该负责人说。
“机器换人”再出发
不局限于已有成绩,不满足于现有成效。今年,南湖区又吹响了“机器换人”再出发的“号角”,出台了《关于推进“机器换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机器换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时下的“弄潮儿”全部将成为南湖区“机器换人”今后的代名词。根据《意见》,南湖区引导“机器换人”企业积极应用自动化控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自动化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专用网络”等物联网式制造车间和制造工厂,不断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同时,在机械、电子、汽配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车间),以点带面,在其行业内加以推广,稳步提升全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实现强筋健骨、提质增效。2017年建设智能化制造项目10项,创建示范智能工厂(车间)1个。
此外,南湖区还将建立“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库,开展“机器换人”示范系列评选,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充分激发企业“机器换人”的积极性,加快实现制造方式的改造升级,有效带动装备制造企业抓住“机器换人”机遇,加快现代装备业的提升发展。2017年力争实现省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5项,市级“机器换人”试点示范10家,组织10场以“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投资现场会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