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要闻

一体化示范区“1号文件”发布

昨天(1月16日)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会上,示范区执委会,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两省一市发展改革部门,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人民政府共同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作为一体化示范区2024年的“1号文件”,《三年行动计划》为示范区未来三年重大建设项目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标志着示范区建设向纵深推进,更成为推动实现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的生动实践。

2024年是示范区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重新阶段的关键一年。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塑功能、做示范、重衔接、强保障”的总体思路,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明确开展16项行动,共包括124个项目,推动示范区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锚固生态基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

一体化示范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区域河网密布、湖荡纵横。得天独厚的生态基底和以生态绿色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使得青吴嘉三地加强跨界水体治理、联保共治成为必然。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在生态环保领域,示范区围绕加快构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生态格局,稳步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清水绿廊建设、河网水系连通、污染治理提升四项行动,推进17个项目建设。

其中,示范区在完成元荡23.9公里岸线全面贯通的基础上,新一轮三年行动将实现淀山湖岸线的全面贯通,完成蓝色珠链(二期)水环境、伍子塘流域综合治理。聚焦清水绿廊建设,示范区将重点推进太浦河后续工程及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在污染治理提升行动推进中,示范区将重点推进青浦区农村生活污水提标增效、吴江区平西污水厂、嘉善县污水互联互通等项目。

未来三年,示范区将以“一河三湖”跨界水体为重点,全力推动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逐步构建世界级湖区生态体系。随着各地项目的依时依序推进,三年后,示范区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将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效能也随之明显提高,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示范地。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重大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三年,示范区将以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绿色创新现代产业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在产业创新领域,示范区将实施创新平台共建、先进制造升级、文旅新经济培育、新型服务赋能四项行动,共计34个项目。

眼下,一批标志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安踏上海总部、兰钧32Gwh动力电池、云顶新耀医药科技等项目将在今年建成投产;

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吴江国家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迈为泛半导体装备、亨通5G及下一代高速通信产品、剑桥科技光电子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开工;

同时,美的、康璞、恒力、网易、圆通、弘阳等一批总部项目也将于2025年底前全面建成投用,示范区产业链与创新链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三年后再看示范区,高质量的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将基本构建、全链条的产业功能布局将基本形成,一颗高集聚度和强竞争力的绿色创新产业之“心”将在这片试验田上加速构建。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建立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持续增强设施互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效是示范区擦亮民生幸福底色的关键抓手。

在设施互通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指出,示范区将实施轨道交通引领、区域道路连通、特色交通构建、数字智能支撑四项行动,共计38个项目,持续打造绿色协同、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新样板。

今年,沪苏湖高铁、上海地铁17号线西延伸将于年底建成通车,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如通苏湖城际、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也将启动建设,轨道交通对示范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在前期已经贯通的9条跨省对接道路基础上,汾湖大道—兴善公路、锦商公路—金商公路等跨省对接道路工程也将进一步加速建设。

在民生服务领域,示范区未来三年将开展公共服务提质、乡村振兴建设、品质人居标杆、特色文脉传承四项行动,共计22个项目。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元荡西岸片区城市更新、金泽古镇风貌保护等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开工,嘉善120急救中心、区域急诊医学中心、枫惠学校以及平望四河汇集等项目将在今年建成投用,推动实现示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公共服务品质整体提升。

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示范区百姓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民生幸福底色越来越浓。未来,以绿色交通模式为主导,对外交通集约畅达、内部交通绿色便捷、交通治理协同高效的新格局将在示范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将基本建立,不断擦亮特色鲜明、活力宜人的城乡民生幸福底色。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