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牢记嘱托担使命 矢志创新谋未来

殷殷嘱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合肥滨湖科学城 记者 杨凤炆 摄

合肥滨湖科学城 记者 杨凤炆 摄

秋日庐州天高云淡,创新浪潮处处涌动。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

殷切嘱托,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结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走进合肥滨湖科学城,沿着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进行回访。大家表示,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将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

“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金秋时节,骆岗公园五彩斑斓,景色如画。

步入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仿佛置身于科技的海洋: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在众多高新科技产品前一一驻足,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不时表达赞赏之意。

在考察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安徽合肥考察。创新,是他每次考察都念兹在兹的要事,也是对合肥高质量发展寄予的厚望和使命。

“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我们将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勇敢地投身于创新与创造之中。”维信诺董事长、总裁张德强回忆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作为一家新型显示企业,近年来,维信诺在科技创新方面成就显著。

“总书记考察安徽,让维信诺人备受鼓舞。我们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突破,更要确保这些技术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优势,最终造福消费者。”张德强表示,未来,维信诺将继续坚持国家战略部署,专注于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力争在全球新型显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推动安徽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能够向总书记汇报中文语音技术的发展,我感到无比荣幸、深受鼓舞。”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平告诉记者,他向总书记汇报了全要素自主可控的讯飞星火大模型等自主创新成果。

胡国平说,回想20多年前,一批中国科大的师生,为了要把中文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创立了科大讯飞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守,科大讯飞长期保持智能语音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科大讯飞成功攻克多语种语音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胡国平动容地说,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察看完系列科技展品后,驻足回头,叮嘱跟在身后的科技人才要“保重身体”。“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科技人才的深切关怀和深切期待,我们将加倍努力,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

“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创新和产业的重要桥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合肥坚持以市场化导向、企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着力贯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加快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大市场”。

创新能级增效,创新成果累累。从2018年10月9日揭牌成立,如今合肥滨湖科学城已走过了6个春秋。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合肥滨湖科学城,了解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

“作为滨湖科学城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合肥滨湖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安徽创新馆主任陈林说。

“总书记的到来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升了信心。” 陈林表示,下一步,将以合肥滨湖科学城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以科技打头,聚焦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未来大科学城,大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  记者 郭如琦 摄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 记者 郭如琦 摄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现已形成科学岛、大科学装置区、成果转化区、科学服务区、科学家小镇、中国科大天都校区六大功能板块。

“作为一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者,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具有专业化精神、市场化素养的团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陈林说,未来,合肥滨湖科学城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小管委+大公司”的运营机制改革。同时,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强用好安徽科技大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将合肥骆岗公园建成最富科技感的城市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试验场。

“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第一源动力。”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告诉记者,他向总书记汇报了企业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未来,阳光电源将继续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创新成果转化,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企业力量。

“非常荣幸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现场感受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安徽叉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安国感慨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杨安国表示,牢记总书记嘱托,今后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要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杨安国表示,未来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奋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合肥,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赛道更为突出。

在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现场,多辆“安徽造”“合肥造”新能源汽车进行了集中展示。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感振奋。”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说,下一步,江淮汽车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加快向智能新能源方向的转型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产业强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与项兴初一样,聆听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更感肩上责任重大。

“听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安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期待。”李斌说,蔚来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一定要抓住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安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顺应技术变革,合肥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汽车制造,一路疾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换挡提速”。

作为全国唯一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四试点”市,合肥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发展活力最强、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30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赓续勇前行,奋楫再争先。

合肥将矢志不渝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变科技创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本报记者 蒋瑜香 刘畅 方佳伟 王书浒 夏伟 庄文倩 刘小容 李后祥 李润媛 黄紫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