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在乡村治理工作中,这些概念在12日安吉县召开的乡村治理工作地方标准规范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形象而生动的量化体现。据了解,该标准规范系全国首个乡村治理工作地方标准规范,导入的静态和动力学模型在全国乡村治理经验总结方面均为首创。
记者看到,该标准规范以余村社会治理经验为蓝本,从当前安吉农村发展治理经验中吸纳总结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措施,内容包括基本原则、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和清廉正村等9个方面,囊括了组织架构、工作方法、运行流程和负面指标等具体的工作要求。
一“静”一“动”两个模型让标准规范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安吉乡村治理的静态结构模型”将安吉县乡村治理的工作体系拆分为“模块”和“元素”,以网格结构图形式展示了该县乡村治理工作体系的结构关系和层级关系,显示了农村治理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素,用一张图全方位展示了该县乡村治理的生动局面,用一个表系统梳理了该县乡村治理的特色工作,起到了化繁为简、以简蕴繁的作用;“安吉乡村治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则以“农民幸福感”为核心目标,将安吉县乡村治理工作拆解为35个具体变量,构造了44条“因果回路”,以动态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该县乡村治理经验的系统运行模式和基本因果关联。
标准规范让乡村治理有据可依,标准规范的制定同样有章可循。记者了解到,该标准规范制定明确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着眼于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及五个目标的实现”为整体基调,将标准规范定位为“大治理”,而不仅局限于“小治理”,最终实现“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目标。与此同时,标准规范适用于以村为单位的乡村治理,为每个行政村开展乡村治理提供指导,更接地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安吉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注重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推进“三治”结合,探索形成了以余村为代表的“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清廉正村”模式。安吉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张军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吉乡村治理工作地方标准规范应运而生,该标准规范是对“余村经验”的具体展示,也是对安吉多年以来乡村治理经验的梳理总结,同时涵盖了乡村治理发展的新方向,实践操作性强,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实现了乡村治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局部性向全域性、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三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