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砥砺前行智造路

  当时间的焦点定格在2019,机遇与挑战、辉煌与荣耀萦绕着湖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之于宏观,这是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之于微观,这是湖州工业砥砺前行谱新篇、逆势而上谋赶超的一年。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美贸易战局势不明朗的宏观背景下,湖州工业深入贯彻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聚焦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抓改革、强创新、防风险、保平安等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湖州工业坚持以绿色智造为主线,先后获得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国字号荣誉;

  一年来,湖州工业坚持推进项目“双进双产”,投资增幅连续七个月领跑全省;

  一年来,湖州工业强化示范引领,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创建领跑全省;

  ……

  直面惊涛骇浪,争做赶超尖兵。在绿色与智造相融合的发展大道上,湖州工业走得铿锵有力、意气风发。

  绿色引领发展质效迈上新台阶

  工业之于湖州,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在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下,刚刚过去的一年,湖州的工业交出了一张靓丽的答卷。

  去年1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11.8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6.8%、12.2%,高于全省平均6和6.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同比增长29.8%,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两年时间实现亩均税收翻一番。

  重压之下,逆势上扬。这背后是湖州工业以绿色发展为标准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我市把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的理念相结合,先后成功发布首个中国(湖州)绿色发展指数,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绿色智能制造区域评价办法》、全国首个《绿色工厂评价办法》、全国首个《绿色园区地方标准》,创新设立了工业领域绿色企业(项目)系列贷试点,积极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让企业成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在去年9月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绿色制造名单中,湖州有11家绿色工厂、1家绿色园区、7家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入围。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37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10家,分别占全省的35%、50%、77%,跻身全国一流,领跑全省。

  正向引导的同时,我市还打出了“亩均论英雄”、“五未”土地整治等淘汰落后产能的举措,通过制定电价、水价、用地、用能、排污、信贷、税收等差别化政策,倒逼落后企业绿色转型。

  近几年,全市已有上万家的散乱污企业被淘汰、整合,截至去年11月底,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底下降了17.7%,降幅快于全省1.9个百分点,共有3.5万亩的土地资源被重新唤醒,用于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引。

  数字赋能企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多年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湖州人获得过各种各样的经验,但提升智造水平加速工业发展是多数人的共识。

  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智造项目、企业上云和产品创新为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三百双千”工程,全力推动工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打造湖州样板。目前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应用达149台/万人,拥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9家,全市工业设备联网率42.8%,累计拥有上云企业超过1.6万家,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智能化的不断推进还孕育出了一大批智造型企业。作为2019年入围全省首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名单的13家湖州企业之一,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做出了一项创举。企业在浙江省内率先启用首个工业运用5G基站,未来由这个基站输出的无线网络将覆盖整个工厂,大幅度推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诺力”副总经理钟锁铭说,随着5G通信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逐步深入,公司目前已成功申请5G工业互联网试点,下一步将给车间内所有生产、运输设备安装5G终端和带5G芯片的传输模块,通过一年时间的改造,让工厂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移动化,并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工厂。

  而在智造的另一个领域产品创新上,湖州同样动力十足。去年1至11月,我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41.9%,比全省平均高4.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位。

  “通过打好优秀新产品、首台(套)、浙江制造精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创新组合拳,工业领域的创新成果颇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1月我市新增省级工业新产品1700项,完成年度目标的170%,通过省级鉴定288项,完成年度目标的288%;实现产值1761.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3.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位。

  项目为王赶超发展厚积新动能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项目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要实现赶超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湖州作为一个“资源小市”,摒弃了“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理念,确立并落实了“345+1.5”项目准入标准,把亩均税收30万元、亩均投资400万元、亩均产值500万元、容积率1.5以上,作为全市项目准入刚性门槛要求。

  高标准,就更需要高水平的招商、大力度的推进。我市集中精兵强将,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设立三大招商中心,实施精准招商。对落地项目大力实施“双进双产”攻坚行动,为赶超发展积蓄了磅礴动力。去年1至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2.3%,高于全省平均12.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06个,较上年同期增长81.5%;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2个,同比增长28.8%;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16个,同比增长98.2%。全市共有84个项目列入省5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项目数占全省项目总数21.54%,位居全省第一。竣工项目亩均投资强度由前年的388万元/亩提高到去年的429.3万元/亩。

  项目的推进,引发的是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去年1至11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5%、10.2%和12.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0.8、2.5和4.8个百分点,分列全省第三、一、二位,占规上工业比重30.3%、52.9%和26.9%。已构建形成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升发展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时尚精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4+4”新型产业体系。

  不得不说,随着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县的成功举行,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湖州重点培育的又一新兴产业。在去年11月落幕的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深圳合丰泰光电集团G8.5玻璃基板深加工项目完成签约,这个总投资290亿元的数字产业项目未来将落户南浔区,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全省在显示产业领域的空白,形成一个千亿元产值的TFT-LCD产业集聚群。

  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这一主线,我市正在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去年已引进并开工的数字经济超亿元项目43个,100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其中18个数字化项目已列入省重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62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