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事业单位减少223家,精简比例超过省定改革目标
记者昨天(10月21日)从湖州市委编办了解到,自去年5月启动事业单位改革以来,湖州市目前已基本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改革后,全市事业单位共减少223家,市、区县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基本构建了结构布局合理、资源力量统筹、机构设置科学的事业机构职能体系。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随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不断增加,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来加以解决。”市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说。
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湖州市及早开展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实施方案,提出了“对长期大量空编或职责任务萎缩的事业单位进行减编收编”“核减收回的编制实行统筹使用和周转管理”等硬核举措要求,为改革提供科学指引。同时,紧扣关键核心,做好事业单位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工作。
“瘦身”是改革带来的直观变化。改革后,市属事业单位精简整合比例达31%,区县平均精简比例达15.5%,事业编制也进行了大幅核减。“改革解决了事业单位设置规模小,职能分散、弱化的突出矛盾,理顺了管理体制,充分激发了新组建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该部门介绍,比如,新组建的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将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职能进行大整合,保障了服务资源和技术力量,为湖州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等中心工作提供助力。
通过清理规范整合,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公益性进一步显现。新组建的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将社会救助帮扶、社区服务指导、社会福利保障等职能进行大整合、优化机构设置,统筹为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服务。
“事业单位改革,不仅仅是减少机构、编制的简单物理整合,更要实现编制资源集聚后的化学反应。”该部门通过案例来分析,比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市政府采购中心整合组建后,以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为抓手,着力构建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形成了全市域、全领域、全流程系统贯通、信息共享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落实“最多跑一次”,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工作,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前期事业单位改革‘回头看’检查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对照有关政策规定和管理权限,提出具体建议方案,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走实走深。”市委编办负责人说。(记者 王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