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治水兴农理念的智慧结晶

  “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疎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中,描绘了一幅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田园风光。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如同跟着陆龟蒙走进了诗中——从高空俯视,仿佛一幅蓝绿相间的巨大棋盘;走进其间,绿油油的桑树环抱着一汪汪清水,步移景换。

  绿桑成荫、鱼塘连片的荻港村,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以下简称“桑基鱼塘”)的核心保护区。在这里,种桑养蚕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形成了优美的生态农业景观,蕴育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和鱼文化。

  治水兴农的智慧结晶

  桑基鱼塘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起初,桑基鱼塘是一片防涝工程——因地处南太湖,又是一片洼地,每当雨季,西面天目山山脉的大量山洪水通过东苕溪和西苕溪涌入,由于当时区域内河道不甚畅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在合理地利用开发这片洼地的过程中,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先通过修筑“纵浦横塘”水利排灌工程,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用于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这才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这不仅有效克服了雨季洼地经常容易发生的洪涝灾害,而且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桑基鱼塘中,养蚕过程中多余的蛹和蚕沙作为鱼饲料和鱼塘的肥料,鱼塘底部肥厚的淤泥挖运到四周塘基上作为桑树肥料,而且由于塘基有一定的坡度,塘基桑地土壤中多余的营养元素随着雨水冲刷又流回到鱼塘。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周而复始地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利用,没有给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基本实现了‘零’污染。”原湖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湖州市蚕桑首席专家楼黎静介绍,这是一种中国劳动人民人工创造的、独特的洼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农业模式。

  千百年来,桑基鱼塘滋养着南太湖畔这一方水土——桑基鱼塘通过渗透作用,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桑基鱼塘中的大面积水面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从而提高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

  历经数千年的嬗变,桑基鱼塘以活态形式记载并展现了2500多年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淡水养鱼的发展历史,为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可资研究与借鉴的“活化石”。当地也诞生了“扫蚕花地”、蚕歌、蚕花戏、扎蚕花、千金剪纸、“渔家乐”等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

  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桑基鱼塘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曾于2014年6月被评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11月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让世界瞩目。

  桑基鱼塘的保护与传承并非一帆风顺。“十年之前,桑基鱼塘曾遭遇危机。”楼黎静介绍,彼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蚕茧价格持续低迷,“当时,很多蚕农觉得养蚕还不如到企业打工稳当、合算,从而出现了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

  由于种桑养蚕劳动力缺乏,不少鱼塘被迫撂荒或管理不善,导致许多基塘系统自行萎缩、退化与消失。当地村民戏称“鱼塘像盘子,塘埂像筷子”。

  转机出现在2013年。原农业部提出加强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并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当时,农业部的评审专家们莅临湖州,实地考察了桑基鱼塘。”楼黎静回忆道,专家们称赞桑基鱼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当地意识到,先民传承了2500年的智慧不能就此隐没。同年9月,《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规定县区人民政府、有关乡镇村应加强教育指导工作,防止在桑基鱼塘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开垦、取土和桑基鱼塘改种其他作物等破坏桑基鱼塘资源的行为;2014年9月,湖州市政府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桑基鱼塘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论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意识,也有效扩大了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随后,湖州成立了中国首个农业文化遗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湖州申报“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战略咨询,并开展桑基鱼塘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11月,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桑基鱼塘所蕴含的生态与文化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指出,桑基鱼塘是典型的湿地与农业生态系统,是桑、蚕与鱼类品种以及其他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桑基鱼塘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桑基鱼塘是对恶劣地理条件适应与改造的生态水利,有效解决了洳湿低洼之地的洪涝灾害;桑基鱼塘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人们在种桑、养蚕、缫丝、养鱼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正因如此,桑基鱼塘在对低洼地的合理开发、预防洼地洪涝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蚕茧缫丝技术与丝绸纺织技艺提升等方面,都具有全球性的指导意义。

  千年鱼桑文化重放光彩

  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后,当地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保护开发桑基鱼塘系统与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

  保有1000余亩桑基鱼塘的荻港村就以桑基鱼塘鱼桑文化和古村落文化为依托,重点打造了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研学实践教育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荻港坐落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核心保护区,要用好这个‘活化石’。”荻港村党委副书记杨明说。

  土生土长的荻港人徐敏利在村里创办了荻港渔庄,靠着古村和桑基鱼塘两张“金名片”,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游客们来到荻港渔庄,不仅可以休闲度假,还可以体验民俗、感受鱼桑文化。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馆就位于荻港渔庄内。馆藏农用工具、牌匾、丝绸制品、民间婚嫁用品等藏品共计300多件(套),充分反映了桑基鱼塘系统历史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展示了桑基鱼塘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荻港渔庄内的桑基鱼塘研学基地,也是长三角各地青少年的研学夏令营。当地聘请科技专家、文化学者、鱼桑工匠、非遗传人等组建研学指导队伍,开发了鱼桑文化研学系列体验课程。做蚕茧灯、绘蚌壳画、制作蚕丝纸……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鱼桑文化风情,感受农业文化遗产的魅力。

  “千年桑基鱼塘孕育了多彩的民俗文化,给村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生活。”徐敏利介绍,荻港渔庄带动了600多人就业,其中九成以上是本地村民。

  “我们正在不断延伸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去年吸引游客约80万人次,带动旅游和土特产销售超亿元。”杨明介绍,荻港村还携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南浔荻港村旅游发展与风貌景观提升规划》,让水乡焕发新活力。(人民网记者 张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6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