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社会

百余年前,意科学家来湖州取经养蚕

  150余年前,一次不远万里的科研取经试图破译丝路大国的秘密。19世纪中叶,意大利蚕桑专家卡斯特拉尼率领一支由7人组成的商业科考探险队于1859年来到中国湖州,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为期50天左右的养蚕科研对比实验,并详细记录笔记,后来得以出版。3月25日,这本笔记《中国养蚕法:在湖州的实践与观察》在中国湖州首次发行中英双语版本,新书由浙大出版社出版,丝路浙江再添新往事。

  19世纪中叶,家蚕微粒子病在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产业肆虐多年,意大利作为该产区的产丝大国,产丝量大幅下降,致使其霸主地位一去不返。对抗蚕病的唯一出路,就是前往还未传染到微粒子病的养蚕地区购买健康的蚕种带回意大利培育。1859年,为了寻找健康的蚕种,意大利蚕桑专家卡斯特拉尼和他的科考探险队来到湖州,在这里逗留近两个月,他亲自用意大利方法养蚕,并雇用两位中国人用传统的中国方法养蚕。50天后,他在笔记中对这次实验进行了盖棺定论,“我认为有必要用中国方法饲养在欧洲孵化的中国蚕,并且用中国方法饲养一批实验性的欧洲蚕不失为明智之举。”

  书的封面是一副陈旧灰黄的照片,照片由欧洲著名摄影师卡内瓦到访湖州时所摄,暖色褐黄的影调为我们呈现了当年湖州土地上发生的丝绸故事,构成了一副长长的丝绸风俗画卷,著名摄影师的加入,使得大量生动的照片得以保留。书中不仅有湖州的养殖民俗,桑基鱼塘,还有湖泊、山川、寺庙、桥梁,还有当时湖州的官员以及蚕农形象,可能是湖州人最早的图像记录,这些珍贵的图片成为湖州丝绸传统养蚕技术和风俗的极佳史料,也为中国蚕桑丝绸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书正文一共42个章节,作者从湖州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入手,引出桑树养殖、房屋、蚕具、蚕种保存、催青、孵化、加热、清洁等涉及桑蚕育产等方方面面,详尽细致,文风淳朴,通俗易懂,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蚕农,像老朋友一样在田间草丛席地而坐,面对面交谈传授自己多年养蚕产丝的故事。书中还有保留有一些方言发音,或许不是本地人可能没法读懂。这是欧洲史上第一次尝试去了解中国蚕农养蚕的秘密,得益于这些通俗笔记,欧洲业内专家有机会直接看到中国最著名的养蚕区内蚕的一生和养蚕手段,在此后同样使用意大利的养蚕方法继续对比性研究。

  湖州是丝绸一直被遗忘的故乡。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丝线、丝带、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公元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湖州,在游历中写道:“这里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恃工商为活。”足可见当时丝绸文化交流的频繁。马可·波罗的来访代表了中意丝绸交往的一大高潮,因此,这本书的重新整理和出版,有了许多现实的意义。于是,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组成了翻译团队,中译者和英译者分别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楼航燕、余楠楠和冉奈尔教授的助手保罗马蒂尼。浙江大学出版社将其中、英双语版本同时出版。

  社会形态及价值、文化的差异,使得这本书与一般农书不同,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看到他们眼中的中西科学文化差异。比如,用蚕筷轻柔地捡夹刚孵化的蚕,卡斯特拉尼就表示不太乐观,“如果一个欧洲人想模仿中国人的这种方式,我肯定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在东学西渐上,他有着十足的信心,中国养蚕法累积了数百年的历史经验,必将会得到欧洲人的主动学习,因为“中国人虽然尊重老的习俗,但是容易墨守成规;而欧洲人善于通过研究新生事物而不断前进,从而寻找出事物的真相。”而两国科研文化碰撞中,有意思的是,一方是新兴的意大利近代蚕桑专家,另一方是有着几千年传统蚕桑文化的中国农民。归咎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这场科学实验最终沉寂于历史深处,渐渐为人们所淡忘。而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尘封已久的往事,也为我们传承数百年前湖州的桑蚕技术提供了教科书般的详实内容。更重要的是,新书出版将是中意丝路文化交流的新站点。需要最后带一笔的是,科考队中有一位队员夹克莫·卡内瓦,作为在中国拍摄养蚕的第一人,他为后人留下来珍贵的影像资料。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4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