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张亮、刘俊、张毅三名虫友策划的湖州市首届斗蟋蟀联赛终于圆满结束。
参加此次联赛的队伍有8支,每个参赛的字号团队人数不一,少则3人,多则10余人。除了传统老虫友外,联赛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近一半。
湖州玩蟋蟀的虫友总人数达200多人,但斗蟋蟀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
老一辈虫友玩的基本都是本地虫,日常虫友间交流也以自娱自乐为主。但跟在他们后头成长起来的年轻虫友,玩的手法更加专业。为了寻得一条好虫,他们会在每年8月专程赶到山东收虫,在那个虫友心中的“圣地”,他们除了买虫,甚至还会跟着当地村民在地里整夜寻虫。
想要得到一只能战斗的蟋蟀,除了主人选虫的眼力外,后期的饲养以及赛场上的战术安排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只蟋蟀的“选、养、斗”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3人的“弘”字号团队在8支联赛队中排名第三,虽然最终成绩没有预想的好,但首届比赛能够圆满举行,对三人而言,这是更大的收获。“在国内,斗蟋蟀是一种传统文化,但不少地方存在着灰色的赌虫市场,也让人对这项传统文化另眼相看。 ”张亮说,举办湖州这届联赛,希望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这项传统。
为了体现这次比赛的公益性,他们甚至拒绝了事先联系好的赞助单位。为了控制经费,前期的队伍召集、赛场联系、比赛LOGO设计,赛制制定、奖杯选择等,基本都是3人利用业余时间,最终,这场赛事以极低的成本得以举行。
除了比赛,张亮、刘俊、张毅希望能够成立蟋蟀协会。尽管知道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困难,但在10月国庆期间,“弘”字号团队和另外几名虫友,在杭州蟋蟀文化节上的城市对抗赛中,代表湖州战胜了杭州队,这让3人又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