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到中节能(湖州)节能环保产业园开园,从长兴“日晒月考”全力剿劣、德清“百日会战”提速项目建设到安吉大力推行“现场解决法”和“一线工作法”……对齐新标杆,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走好新征程,“四新”主题实践的号角吹响在湖州的每一寸土地。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一季度取得的战绩振奋人心。
相关指标显示:今年1至3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17.62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市地方财政收入67.85%,同比增长10.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08.10亿元,同比增长7.8%;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5.9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居全省第2位。湖州“四新”主题实践迎来了首季开门红。
瞄准项目精准发力
位于湖州开发区杨家埠街道黄金航道长湖申航道旁,有一大片被平整过的土地,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即将在这里破土而出。整个园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首期4平方公里。今后这里将是服务长三角、贯通东中西、对接“一带一路”的智慧物流园区,也是湖州龙头园区之一。
赶进度,拼干劲,抓落地。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开工以来,工人们都在全力赶工。目前,总投资35亿元,知名特卖网站“唯品会”就看中综合物流园区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优势,决定把它们的一个占地1000亩的仓储基地建在物流园区内。
今天的发展源于昨天的投资,明天的赶超依靠今天的项目。今年4月份,湖州“四新”主题实践项目比拼暨8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区唯品会项目现场举行。总投资3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3亿元,共涉及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五大领域。
项目建设精准发力,为湖州赶超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以来,湖州工业“大好高”项目双进工作成绩喜人,一大批像“凯爱瑞食品”的项目纷纷在湖州各地破土动工。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新引进工业“大好高”项目共计21个,完成年度计划27.3%;首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21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3.63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完成年度计划33.33%。竣工投产项目1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32.5%;累计完成投资额69.2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8.49%。
全力剿劣比拼实绩
湖州“四新”主题实践比拼的是实绩,今年湖州将以四夺“大禹鼎”为目标,全域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体。在3月底召开的全省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上,湖州各县区递交了今年剿灭劣Ⅴ类水目标责任书,县区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园区内2.5万吨中水回用站的顺利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7000余台喷水织机的用水需求,而且保证了喷水织机污水的‘零排放’。”在长兴县李家巷镇工业园区,园区办主任宗平丰感慨地说。接下来该镇已经排定目标,引入民间资本1650万元,筹建戚家山中水回用站,为当地10家纺织企业1000台喷水织机解决用水排污问题,力争在5月底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
据了解,今年湖州将围绕“夺鼎、提标、剿彻底、防反弹”年度治水总目标, 78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力争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确保13个国考断面水质不降级,水环境安全不出事,6月底前基本剿灭861个劣Ⅴ类小微水体。
今年,湖州将重点抓好“截、清、治、修”4个环节。“截”即截污纳管,计划新建污水管网190公里,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清”即水体清淤,全年计划完成河湖清淤520公里1100万立方米以上。“治”即源头治污,倒逼“低小散”行业转型升级,全年计划关停并转不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要求的“低小散”企业1000家以上等。“修”即生态修复,不断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行生态治理长效养护。
加快赶超动力不竭
速度也是生产力。“四新”主题实践成为了湖州加快赶超源源不竭的动力。
绿化用的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园区所用的电基本可实现自发自用,就连路灯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5月4日,中节能(湖州)节能环保产业园亮相。
这是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在湖州市投资建造的首个绿色建筑“低碳样本”,也是吴兴区开展“四新”主题实践的一次展示。目前产业园已在水处理、绿色建筑、新材料、生物科技、智能装备等领域引入20家企业。
“四新”主题实践,让“绿色”“提质”“加速”成为关键词。
从今年3月下旬起,德清县全力推进“百日大会战”,解决影响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全面提速项目建设。
“安吉铁军”大力推行“现场解决法”和“一线工作法”,3天解决了15户农家土地的征用问题,为山川乡浙江云上草原项目的推进提速……
各县区在看中学、学中比、比中思,暗暗较量、狠狠下力,既坚定了大好形势下的发展信心,又倍感不进则退的紧迫。
排定目标,砥砺前行。前不久,湖州刚刚获批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未来,湖州将坚持以绿色智能制造为主线,走生态文明和智能制造发展道路。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突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力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扩大生态文明优势,围绕“夺鼎、提标、剿彻底、防反弹”年度治水总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突出截污纳管、清淤治污、源头防控、防洪排涝等重点治理任务。
在首季顺利实现“开门红”的基础上,力争夺取“半年红”“全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