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靖愉
“有人放弃高薪工作,带着技术回乡创业;有人扎根乡间,用直播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也有人投身文化传承,用青春点亮乡村的希望……”4月7日上午,在临海江南·溪望谷的共富学堂,近百位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我在临海创青‘村’”活动的正式启动。
同步启动的,还有“山海青创营”。这一创新IP将围绕党建引领青年入乡,聘请高级工程师、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黄大树,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王祥等7位资深前辈担任导师。
“乡村有机会,青年才会回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将新业态、新经济导入乡村,让青年看到机会,同时还要提供业态匹配指导、组建青年创业圈,吸引更多人融入。”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和海上海、上山下乡等机构联合创始人莫问剑作为此次聘任导师,指出了吸引青年入乡的关键。
在现场,尤溪镇、小芝镇、河头镇发布了招募令,拿出指岩生态乐园、樱花云谷、农耕文化创意创业中心等精品业态,亮出桐峙里·老粮仓青年共创空间等现成配套,发出了“入伙”邀请。
新近回乡的“95后”古建匠人黄郑强当场思考,如何让新兴媒体与传统技艺碰撞出火花:“我想把古建元素作为引流密码,建古建咖啡馆,联动古建广场等打卡点,形成一条文旅游线,还计划通过拍摄短视频等让古建声名远扬。”
已经从事乡村运营工作10多年的徐加强,是台州院子“胜坑廖舍”古村民宿的主理人,刚加入青创营,也有了新目标:“乡村振兴一定要把当地区域性IP挖掘出来,放大做强。我准备发动当地村民和在地技艺能人,一起做有辨识度、可持续的项目。”
当天,江南·溪望谷共富学堂也揭牌成立“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成为临海的第14个站点。“这些站点,青年可在这里完成项目孵化、技能培训,乡村也可以直接在此发出业态招募令。”临海团市委书记上官州强说,“我们将持续开展青燕计划、小城X计划等配套活动,为青年人才链接更多资源,为乡村振兴打开更多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