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塘中学非遗文化社团春季学期的第一堂葫芦画课开课。走进教室,课桌上摆放着形态各异的葫芦,简单朴素,却散发着独特的传统艺术气息,让同学们对即将开启的课程充满期待。此次授课的是海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虎,多年来致力于葫芦画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课堂上,唐虎一边仔细讲解,一边认真作画。他手中的烙笔在葫芦上缓缓游走,同时耐心地向同学们阐述构图技巧、线条运用以及火候的把控:“同学们,画小桥的时候,线条要稳健,力度要均匀,这样才能体现出桥的古朴和稳重。”随着他的讲解,一幅充满江南韵味的小桥流水人家逐渐在葫芦上显现,引得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
随后,同学们拿起烙笔尝试创作,大家神情专注,有的同学认真勾勒线条,有的则仔细端详手中葫芦,思考后续绘制。尽管手法还不熟练,但每个人都沉浸其中,享受创作乐趣。
新学期的这堂葫芦画课,是一次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非遗的接力。高一学生王心果分享道:“我上学期刚入学就加入了社团,每两周上一次课。在唐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了解了葫芦画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还完成了不少作品,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近年来,曲塘中学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构建了包含龙舞、葫芦烙画、绳结、剪纸、绘画等课程的非遗课程群。曲塘中学副校长毛兆荣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丰富我校‘关心教育’办学特色的内涵。”
未来,曲塘中学还将持续推进非遗社团建设,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