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书社2024年2月版《七朝古都南京》
《七朝古都南京》作者束有春
束有春,江苏仪征人,1956年3月生。文学硕士,研究馆员( 正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文化学者。先后在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博物院、原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任教、任职。《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主编出版的主要书籍有《中国历代婚姻事典大观》《江苏文物古迹通览》等,主要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有《江苏戏曲文物研究》《理学古文史》《传统与现代》《感知风骚时代》《金陵四合斋诗文(不惑集)》《官场怪谋》等。参与校勘出版宋代大型类书《册府元龟》110卷150万字左右。2019年至2023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江苏运河史话”“江苏名人文化” “江苏非国有博物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 “有春说史(一)”视频讲课拍摄与主讲任务。在中国江苏网开辟“有春读史专题”,撰写史论文章百余篇。创作歌词《束氏广德堂会歌》《永远追随你》均已在线上平台发布。
我与束有春兄相识相知已30余年矣,虽不在一个城市,但总能在不少纸媒与有关网络平台上经常读到他关于研究南京古城的文史之作。此外,他还常常在微信上将他的有关文章传我,开我眼界,益我良多。尤其在退休以后,他的研究兴趣更浓,文章井喷式地发表。
最近,又收到他的新著《七朝古都南京》(广陵书社,2024年2月版,22万余字。下简称《七朝》)正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作者何以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研究七朝古都南京?何以能在难以计数的有关南京的著作中出类拔萃、后来居上?何以能发现问题、深入挖掘、别出心裁、独具慧眼而令人耳目一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主要在于作者对南京古都的真挚而深切的赤子之爱。正如《七朝》“后记”所云:“1990年初,从位于古都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成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市民。因为爱这座城,所以就以实际行动去用心呵护这座城,文物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成就了我的这份承诺;因为爱这座城,所以就更加在意她的苦难与辉煌,更加在意她的形象与风采的完美展现,更加在意如何让人们去读懂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力争成为这座城市的合格市民。《七朝古都南京》一书,就是对养育我35年的这座城市的钟情与表白。我曾为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而无私无畏地呐喊奉献过,现还在进行时中。”(P230)
大凡能够取得非凡研究成果者,都离不开研究者本人对研究对象所怀抱的炽热情感与专注精神。艾青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正因为作者对南京城这片热土爱得如此深沉,所以才能向读者奉献出一部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新度的文史结合、雅俗共赏的学术专著。
概而论之,《七朝》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试简评之。
首先,破旧立新明标准。在《七朝》问世之前,一种所谓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说法,长期混淆着人们尤其是南京市民与知识文化阶层的认知与思想。其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说,是个十足的伪命题。“这个伪命题长期误导南京人民乃至全省全国人民的认知,让生活在南京这座城市和关心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人们在历史认识方面处于混沌混乱之中;这个伪命题长期误伤南京的对外城市形象,使南京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不知不觉中自摆‘乌龙’,甚至导致有些人已经到了麻木冥顽的程度;这个伪命题产生的不良后果,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已经到了必须大声棒喝的时候了。”
因此,作者“唯有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去伪存真,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还南京‘六朝’加上‘明朝’的‘七朝古都’身份。我们再也不能做那种站在明城墙脚下大谈南京是‘六朝古都’的事了,如果朱元璋九泉之下有知,也会生气不同意的。”(P60)因此,作者本着敬畏文化、尊重历史的严正立场与存真求实、正本清源的积极态度,怀抱一腔热忱,通过大量史料的挖掘与细绎,尤其对历史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的精心探究与考辨,“秉承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中国传统学术遵循,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梳理,以期确立‘南京是七朝古都’全新形象,让广大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南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古都南京历史尤其是都城史有一个更加全面正确、更加透彻深刻、更加科学合理的认知了解。”(P2)扫除迷雾,拨乱反正,力还“南京七朝古都”的真实面貌与崭新气象。
“南京是七朝古都”新说之创立,是《七朝》此著中最为精彩而耀眼的闪光之处,是作者为南京古都学术研究的重大成果,其学术贡献是巨大的。可谓石破天惊,空谷足音,掷地有声,欢欣鼓舞,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值得一提的是,《七朝》在“古都”的认定与确立上,梳理了三条严格的条件与规范:“第一,必须属于华夏正朔;第二,必须是有独立的历史纪年;第三,必须是在共和制出现之前的封建王朝,因为实行共和制之后根本不存在世袭制的封建王朝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强调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是逻辑学上的必要条件。” (P2)作者正是严格按照这样的分水岭与试金石,来辨析筛选南京究竟有几朝古都之严肃的历史与学术问题的。
这样一来,其结果就水落石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六朝中的“桓玄之乱”建立的“桓楚”政权与“侯景之乱”建立的“侯汉”政权都是僭伪政权,而历史上在南京定都的南唐、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三者都不能进入南京古都“朝代”范畴。“作为今天生活在南京的人们,我们不仅要知晓‘六朝’中没有包含大明王朝,南京应该是六朝加上明朝的‘七朝古都’,更要对‘桓楚’‘侯汉’两个僭伪政权有所了解,以提高我们去伪存真、甄别善恶的历史洞察能力,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找到准确的、正确的定位。”(P102)毋庸置疑,作者采用严格的古都确立条件、精深细密的考论、有理有据的分析,因此可以说,“七朝古都南京”的结论,是科学的、正确的、可信的。
其次,辩证分析求公允。作者是一位出色的历史文化学者,他的才、学、德、胆、识等史学修养,在《七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全方位的展示,进而对历史事件的论析,便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切合实际、甚中肯綮的评价与判断。
作者对于大明王朝大一统的文化贡献,是完全予以肯定的,认为:“放眼历史天空,唯有定都在南京的大明王朝是华夏正朔,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一个为南京古都史添彩的王朝,是一个可以与‘六朝’并肩的封建王朝。并且明朝为南京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文化遗产,至今还在造福着南京人民。” (P148)评价可谓实矣、准矣、高矣。但是对于大明王朝的“削藩”行为却是持否定态度的。建文帝朱允炆登记以后,就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对付那些拥有重镇的叔叔辈“藩王”们身上。他前后只做了4年皇帝,却在“削藩”内战中度过了4年,最终是血本无归,落了个“削藩”反被藩王“削”的悲惨结局,直至难觅生死踪影而草草收场。
所以,作者对此之论析是甚为忠恳而精辟的:“历史再次告诉人们,‘削藩’有风险,‘削藩’需谨慎,‘削藩’与‘反削’是封建社会的一对死结,只有随着封建帝制的彻底消亡才可能宣告它的真正终结。”(P165-167)作者在对建文帝朱允炆仓促“削藩”而惨败的批判的基础上,语重心长地对最高统治者们发出了“有风险”“需谨慎”的严厉正告,充分体现了作者主张和平统一、反对内部战乱的仁爱思想与人文精神。作者人文情怀之温润馨香,实在动人肺腑。
《七朝》第五章专门评说太平天国革命的经过及作者之观点,主要从“南京是太平天国的迁都之城”“太平天国给南京的是一场场劫难”及“太平天国是一个宗教武装组织”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地阐述,最终认为:“关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一方面应肯定其反帝反封建的基本性质和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准确认清农民运动的局限性,特别是其不可避免的封建化趋势。太平天国与清廷的战争给昔日之南京带来的无疑是一场场劫难。除了百姓遭殃、死亡惨烈外,对南京的历史建筑大量破坏……更是罄竹难书。”(P146)作者辩证分析,中肯公允,是非分明,结论可信。作者非凡的史德、史识、史才的深度修炼之功,于兹可窥一斑。
再次,善于比较见优劣。《七朝》中常常运用比较研究法来彰显各自的优劣得失,是非清晰,特色鲜明。在评价南京三位“后主”(东吴政权的孙皓,南唐陈政权的陈叔宝、南唐政权的李煜)的时候,作者即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将他们的异同点剖析的头头是道、一目了然。他们的不同点是:第一是三位后主登上金銮殿的机遇与背景不同(孙皓因“大龄青年”而被提拔重用,陈叔宝在登基前曾被弟弟一刀砍昏,李煜以“江南国主”身份接过了南唐政权);第二是三位后主的政绩优劣不同(不断失去人心的孙皓,国难临头还在偷安的陈叔宝,企求当‘儿皇帝’而不得的李煜)。他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客死他乡(孙皓客死洛阳,陈叔宝也客死洛阳,李煜客死开封)。
作者在异同比较后,得出结论说:“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经天纬地业绩,甚至是荒淫无能残暴的,但却程度不同地为后人留下了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P124)如此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对于他们的得失功过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允中不偏,这是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的可喜成果,值得称道。
作者在对元朝末年俩“吴王”(他们就是起兵造反的领军人物张士诚与朱元璋)的论述中,也采用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异同比较研究法。极具意味的是,作者将俩“吴王”比较论析后,从对后起之朱姓“吴王”灭掉先起之张姓“吴王”的事实真相中,就朱元璋明知张士诚已经称“吴王”的情况下还依然称自己是“吴王”的疑问,作了颇合情理的精辟解释:“朱元璋这种做法,绝不是在抄袭张士诚,也绝不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是体现了他要代表真正的吴文化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吴王’的信心与气魄。”(P155)真是慧眼独具,灵光烛照,逻辑严密,启人心扉。
《七朝》新著,无论是史学性、学术性、创新性,还是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都是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称美的。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作者一言以蔽之:“给南京以‘七朝古都’的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南京都城历史的厚重可信度,可以加大南京都城历史形象的清晰度,可以提升南京都城历史的美誉度。”(P207)三个“可以”,一锤定音;诸种疑云,一扫而空;二十万言,一腔赤诚;文化自觉,一生践行;文化自信,一书可证!可以相信,这当是“一本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南京市民家中的书,一本可以走进校园的尤其是大学校园的书,一本可以走进广大读者心田尤其是专家学者心田的书。”(《七朝》封底推介语)
作者在《七朝》“后记”中说得好:“我虽不能直接为这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但这本书是我积40余年之学养,奉献给这座城市的一份珍贵礼物。我希望,我也更加坚信,会有更多热爱南京、关注南京,尤其是生活在南京的人们,争取加入我向这座城市献礼的行列中来。” (P230)其言切切,其情殷殷。真乃“一片诚心在《七朝》,著书立说为爱城。”
作者现正体健思敏,老当益壮,满目青山夕照美,不用扬鞭自奋蹄。可以相信,凭借他一贯的文化自觉意识、热爱南京都城的满腔赤诚以及文史哲美相融的丰沛才情,他将会为南京这座七朝古都写出更新的文字,绘出更美的画图,作出更大的贡献!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遂作七律一首,聊表对作者及其《七朝》之钦敬之情焉。
七朝定谳破天荒,赫赫南京古色香。
昔日疑云遮耳目,今朝新见铸华章。
一腔赤子情怀厚,卌载精研道义彰。
深爱古都恒探索,夕阳依旧马鞭扬。
本文作者李金坤近影
李金坤,字仁山,又字智泉,号三养居士,别号三乐生;笔名金山客、李无言等。江苏金坛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浙江树人大学、广东数所高校客座教授。从事高校古代文学教研30余年。出版《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等专著3部,参著《新编全唐诗校注》等20余部;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文献》、《文史知识》、《经学研究》(台湾)、《人文中国学报》(香港)、《国际言语文学》(韩国)、《诗经研究》(日本)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获国家、省、市各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0余项。敬畏自然,崇尚情趣。雅好辞章,陶情怡神。所撰《镇江赋》(2009年3月30日刊于《光明日报》名牌栏目“百城赋”)、《复建北固楼记》碑文及《诗话镇江新二十四景》组诗等,弘扬乡邦文化,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