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锅“春季限定”野火饭 一场“清明轧蚕花”民俗会
桐乡深挖“春日经济”潜力激活消费新动能
又是一年春好时,跟随着春天的脚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进乡村,赏春花、踏春游,春日里的嘉兴乡村,正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活力和经济潜力。
这两年,嘉兴倾力打造“江南四季·村游嘉兴”乡村旅游品牌,围绕农业强基、文化铸魂、旅游致富,持续推出野火饭、采摘季、品美食等特色主题活动,为乡村旅游市场注入了勃勃生机。
野火饭,是嘉兴人的“春季限定”美食。这锅让人惦念的饭,在桐乡“烧”出了不少“名堂”。
这两天,桐乡市崇福镇店街塘村的艺朵野火饭基地一开业就火了,订单已排至下个月。“最大一单300人,月底分批过来。”基地负责人童琳说,等村咖开出来后,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打卡。
记者了解到,在桐乡76个乡村休闲旅游业态中,含野火饭场景的占九成,野火饭已成为桐乡乡村旅游的“爆款”,2024年更是取得了“一碗饭烧出两亿元”的亮眼成绩。
3月29日上午,“江南四季·村游嘉兴”乡村旅游主题活动暨桐乡市野火饭生活季在崇福农创园启动,来自桐乡各镇(街道)的11个村在现场展开了一场野火饭厨艺大比拼。
“蹭”着野火饭自带的强大流量,现场同步摆起了“野火饭主题集市”,市民游客不仅能尝到臭豆腐干、萝卜丝饼、定胜糕、杭白菊饮料等桐乡特色美食,还能看到核雕、蓝印花布、历本袋、绳编等传统技艺和文创手工。
为持续擦亮野火饭这张“金字招牌”,启动仪式上,桐乡创新推出了能为野火饭“引流”的“新法宝”——内含25个野火饭基地的2025桐乡野火饭乡村休闲游“护照”。凭这本“护照”,游客可以采用拼团的方式享受一年4次野火饭兑换服务(嘉兴本地游客也可一次性兑换一锅野火饭)。
“我们还专门注册了‘野火饭’公用品牌商标,编制了《野火饭制作指南》(地方技术性规范),进一步促进野火饭品牌化发展,让桐乡野火饭这个IP烧得更旺。”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挖“春日经济”潜力,在桐乡,除了“春季限定”野火饭,“清明轧蚕花”这一春季里的民俗,也从一个单纯的传统文化活动,成为当地重要的文旅吸引点。
3月29日,嘉兴市“礼堂一嘉人·四时‘美’相逢”活动暨第九届桐乡市“清明轧蚕花”民俗会在河山镇八泉村如约而至。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活动创新推出春日主题矩阵,设置了“春游”“春集”“春赛”“春宴”“春福”“春学”“春乐”等“春”系列活动,通过场景重构与创意表达,让蚕桑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不断解锁沉浸式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
“春宴”上,以马兰头、螺蛳、甜麦塌饼、蚕豆等时令风物为媒,将田野的馈赠化作餐桌上的诗意,让市民游客从味蕾深入感知江南春日的鲜活。挑春水、猜春耕、印春景……农耕文化活动趣味横生;做花笺、折蚕花、DIY气球花……童声笑语与春天交织成诗。
“我们在大城市没见过这么热闹的乡村文化活动,这一趟来值了!”得知村里还新推出了蚕桑农遗研学课程,来自上海的游客徐涛和家人定好了下次的出行计划,“明年我要提前报名,让孩子体验一下悠久的蚕桑文化。”
“河山镇素有‘蚕桑之乡’的美誉,自南宋以来,居民世代以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业,形成了丰富的蚕桑文化。”据派驻八泉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顾兴国介绍,通过开发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路线,八泉村在持续提升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蚕桑文化的认知与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孕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沃土。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嘉兴地区唯一入选省级乡村旅游“五创”行动(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行动)的试点,桐乡将继续深植乡村旅游文化基因,催生乡村文旅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农文旅融合铺就和美乡村致富路,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有景看、有人来、有钱赚、有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