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湿地(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北岸,是一个用水韵诠释美的地方,是中国著名的名酒之乡、螃蟹之乡、生态旅游之乡。遍访泗洪,几乎处处都是对这句话的生动阐释。
泗洪:具有“古徐国”厚重的文化底蕴
夜晚,泗洪县的最佳观景塔——古徐大桥灯火通明,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徐大桥是泗洪县的一座仿古地标式建筑,东接古徐大道与古徐城相呼应,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古徐文化。
古徐阁(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据悉,春秋时期,泗洪曾是古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传扬历史文化,“古徐城”项目应运而生,成为集历史文化与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古典建筑群。其中古徐阁为该项目的核心,参照江南四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阅江楼建筑风格特色打造而成。阁内展示徐偃王及徐国其他君王的历史文化资料,以让更多游人了解古徐国、了解泗洪。
除此以外,境内还有三国名将鲁肃故里的“子敬泉”、吕布辕门“射戟台”、古徐国“挂剑台”等历史遗迹,古汴河风光带景色秀丽,历史上就有“隋堤烟柳”的美誉。
拥有如此厚重文化底蕴的泗洪,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为两翼,构筑了泗洪三色旅游的基本格局。
生态旅游之乡
“绿色”生态旅游
金色湿地 (图源: 泗洪县委宣传部 摄/段修兵 )
泗洪坐拥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40%的水面,国家级洪泽湖湿地公园镶嵌其间。洪泽湖湿地公园是华东面积最大的湿地景区,景区分为芦苇迷宫、洪泽湖鱼族馆、千荷园、深呼吸通道、洪泽湖湿地培训中心五大游览区。从空中俯瞰洪泽湖,恰如一只美丽的天鹅,故而又名天鹅湖。湿地的水杉林,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如梦似幻,成为冬日里一幅美丽的画卷。
候鸟水上嬉戏(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每当冬季来临,近十万只候鸟从北方陆续飞往美丽富饶、物产丰饶的洪泽湖栖息,芦苇深处百鸟齐鸣、湿地上空万鸟齐飞的景象蔚为壮观!观看候鸟成了泗洪人心照不宣的冬季乐事。
芦苇上空鹭鸟翔集(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湿地的芦花在这个冬日给人暖洋洋的感觉,微风拂过,金黄色的芦苇犹如麦浪,荡起层层涟漪,洁白的芦花随风漫天飞舞,仿佛下起了一场“芦花雪”。漫步在洪泽湖湿地景区内,阳光透过树林的间隙,零零星星地洒在大道上,驱散着冬日的寒意,纵观湖面,万倾烟波,枯荷相伴,别有一番意境。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
半城镇地处泗洪县城东南,洪泽湖西岸。半城历史悠久,古称徐城,又名薄薄城,故故城,抱月城等,历史上曾为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雪枫墓园(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据《泗洪县志》记载:殷商时期“封伯翳后若木于徐”,名徐国,半城曾为徐都城。南北朝时,因土城只剩一半,故又名半城,半城名从此始。半城是古城也是红色之城,彭故师长雪枫将军长眠在这里,皖东北地下第一个区委和中共泗县县委、抗日民主政府都在这里成立。半城与双沟一样都是饱经战争摧残的古镇,抗日战争时期,半城镇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刘少奇,陈毅,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刘瑞龙等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淮北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
另外,泗洪结合当地资源,发展以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红色圣地游,雪枫墓园、县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和陈毅纪念馆都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的经典。
“古色”历史文化旅游
泗洪,孕育古色的文明。5万年前下草湾人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是新生代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经专家考证推断,1000多万年前在双沟地区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为吞食了经自然发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万年后的化石,这就是境内著名的“双沟醉猿”。这也证明了,双沟地区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
双沟文化 名酒之乡
酿酒厂(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泗洪是中国酒都,十大名酒之一双沟大曲出产于此。泗洪拥有广泛水域、森林,加之这里盛产豆、麦、高粱,为酿酒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域遂成酒乡,酿酒业亦一直是泗洪县的传统产业。
双沟酿酒始于汉唐,盛于明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千年。清末民初,双沟酿酒业空前繁荣,全镇有大小槽坊近50家,时人有“闻香下马,知味息船”之美誉。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评为国际名酒第一,国父孙中山先生为双沟酒题字“双沟醴泉”一时名声大噪。
特产丰富 螃蟹之乡
洪泽湖大闸蟹(图源:泗洪县委宣传部)
大闸蟹可谓是洪泽湖的“代言人”了。洪泽湖是全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水质优良,极利于优质大闸蟹生长。大闸蟹的背面字母“H”的形状,是洪泽湖大闸蟹的天然“地理标示”。拥有洪泽湖40%水面的泗洪因蟹扬名,具有“背青、肚白、金爪、螯强”的外部特征和“色艳、膏肥、肉香、微甜 ”的内在品质。
此外,洪泽湖天然水质出产的小龙虾、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天岗湖银鱼、个大味甜的“霸王枣”泗洪大枣,还有细而不腻、味道鲜美、老少皆宜的泗洪空心挂面等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