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讲述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话剧《向延安》将于5月27日首演 让年轻人告诉年轻人“信仰是什么”

  记者 施晨露

  “他们凭着一个叫信仰的东西,支撑自己活在上海这个城市,又同样因为这个叫信仰的东西,随时准备着和这个城市永别……”地下党员老唐的牺牲,激起向金喜内心震撼的涟漪,一段独白催人泪下。

  根据海飞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向延安》,将于5月27日在上海首演。连日来,这部“东艺制造”、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的大型海派谍战题材话剧正在紧张排练。

  近日,记者晚间抵达排练厅时,恰好见证第二幕尾声这段高潮。在排练间隙与导演李伯男的对话,就从这段关于信仰、关于上海的台词开始。

  支撑人的东西就是信仰

  “信仰是什么?”李伯男希望这是《向延安》剧组与观看《向延安》的观众一起探索的问题。

  “简单而言,《向延安》这部剧是表现伟大、描写崇高的。”李伯男说,“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能支撑人的精神的东西就是信仰。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的纯度、精神的硬度、精神的内涵,关系到每个观众、每个看戏的人。”

  不过,吸引这位屡获市场肯定的“文华导演奖”获得者接下《向延安》的原因,恰恰是它的丰富与复杂。

  “读了原著小说,我很喜欢。这是一部另类的、红色的文学作品,一个非常好的创作材料。如何把它变成舞台剧,充满挑战。”李伯男向记者解释,《向延安》不是单一的谍战题材作品,它有青春、有热血、有家庭,有小人物、平凡英雄的隐忍和生命感,而最打动他的是其中表达信仰的方式,“可以说举重若轻、声东击西、羚羊挂角、草蛇灰线,用文学的、艺术的方式表现了一个强悍的主题,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上海和那个时代的人的理解。”

  “我们希望让观众对这部戏的精神指向的理解更为宽泛,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在看戏时慢慢聚焦、接近‘信仰是什么’,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得到启发。”李伯男说,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命运展开,这个答案可能就依附在剧中一个个小人物的心灵成长史之上,依附在上海滩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中。“作为谍战题材作品,我们追求的不是给予观众外部的情节刺激与视听体验,而是希望这部戏在谍战类型的前提基础上,更加具备一种人学的价值和诗性的品格。”

  对李伯男和剧组来说,《向延安》从小说到舞台,也是一番艰苦而有意义的探索。“文学和戏剧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文学作品的特色、优点有时甚至可能成为舞台剧的掣肘。如何创造性地转化,是对我们这次创作的最大挑战。”

  在《向延安》剧组,既有来自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科班演员,也有过去少有话剧表演经验的影视剧演员和跨界明星。在前期花费大量时间的剧本围读会上,李伯男总是鼓励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排练场上,没有明星与龙套之分,只有为角色奔赴的纯粹投入。

  “我们以‘向延安’的精神创作《向延安》,逐渐凝聚起一支有共同目标的队伍。”李伯男形容,将这支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上海的队伍带起来是一次独特的创作体验,“累,但美好”。

  用烟火气讲述“英雄的城市”

  北京人李伯男与上海很有缘分。20多年前,还是青年导演的他以小剧场情感话剧博得上海观众喜爱,每每来沪都取得高票房。在李伯男眼中,上海是一座有魔力、有活力的城市。以真实的旧改故事反映上海城市更新的都市喜剧《宝兴里》同样出自李伯男的执导。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黑暗与黎明交织的上海,到新时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上海,李伯男近期的这两部导演作品在无形中串起了这座城市走过的足迹。

  “有好的市场、多元化的观众群体,各种各样的创作可能。上海不仅是戏剧消费的码头,也是创作的中心,有能力创造出有上海独特性格的作品。”李伯男说,“作为戏剧人更应该讲好上海故事,讲好有中国品质的上海故事。”

  “《向延安》的故事发生在特殊时期的上海,‘栀子花、白兰花’的叫卖声混杂着外滩的钟声、百乐门的舞曲声。一个家庭里,不同人生选择、不同信仰的人们撞击、对峙、交锋……他们的故事既有人生的意味,也有时代的意味。”李伯男说,“我们常说,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向延安》是用小人物,用人间的烟火气,拼出那些不为人知、隐姓埋名的英雄。”

  “我非常喜欢上海,喜欢上海的文化质感,上海的味道、腔调和上海人的精神特质。”李伯男说,“我和上海走得很近,但我更愿意从精神上读解属于上海这座城市深处的隐秘角落,通过一个个生命个体中最为曲折幽微的因素构建起戏剧的河流。”

  如果说《向延安》追求的是“又红又火”的价值理念,李伯男希望,它是一种能够进入人的心灵深处的红,一种真正燃烧观众情感、为之共振的火。“我们如履薄冰,用排练厅里的每一分钟、一点一滴的劳作,努力抵达这个目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