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乐莹 苏 坤
4月2日上午,在仙居县淡竹乡尚仁村,游客陈女士和李女士正在十三都坑河段游玩。春日的十三都坑,水位开始上升,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流动的翡翠,通透、诱人。“想找一个地方放松一下,就去网上做了攻略,都说这边山好水好,所以我就跟朋友一起来了,来这里之后确实被美景治愈了。”
十三都坑是永安溪第二大支流。尚仁村是十三都坑的咽喉之地,也是串联神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滨水廊道。仙居县以河湖整治为基础和纽带,依托永安溪沿岸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局面。
清清溪水催生民宿产业
几年前,尚仁村村民陈焕明辞去城里的工作,回村办起了民宿。陈女士一行入住的“朴宿拾光”,便是他精心打造的。得益于整治后十三都坑美丽的湖光山色,以及独特的区域优势,陈焕明的民宿生意红火,每逢旅游旺季,都一房难求。“十三都坑溪水特别好,周边环境也很好,空气很清新。在这里开民宿,生意源源不断。”
淡竹乡因地制宜,建设十三都坑滨水公共空间带,以尚仁村为中心,依托环神仙居示范带,加快沿线周边道路、河流景观美化改造。配套建设便民设施、口袋公园、游憩绿道、美丽堰坝等极具水文化辨识度的景观节点,打造田园牧歌式的精品乡村画卷。
“我们淡竹乡充分发挥河长制优势,发动乡、村两级,对河道进行总体治理,共同守护十三都坑。我们淡竹乡的老百姓,依托整个流域的环境,在家就能够开民宿,通过民宿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不需要再出去打工。”淡竹乡副乡长徐逸群说。
“美丽永安溪”建设,带旺了尚仁村的民宿业、餐饮业,也加速了尚仁村及周边村庄的发展。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永安溪滨水民宿总数达650家,床位7700多张,全县民宿营业年收入超4亿元。
美丽河域吸引新业态
今年年初,十三都坑畔的下叶村竹溪里游客友好街开街。仅仅两个多月,这条聚集了户外运动、特色餐饮、文化艺术等各类业态的小街,就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幸福河湖”的打造,也更好地满足了当地运动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开发等需求。
林洁是街上一家烤肉店的店主,美丽的风景,不断的人流,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尽管还在试营业期间,她店里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清明节后。“我们这里的小溪这么美,坐在溪边吃烤肉,在小溪里面嬉戏游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面临十三都坑,背靠神仙居。为了将慕名而来的游客引入淡竹乡,留在淡竹乡,当地政府不断开发新业态,推出各项优惠举措,吸引更多的青创人才、企业家、农创客等来共创共富。
目前,竹溪里游客友好街入驻商铺已有9家,意向入驻商铺6家。“目前我们整个淡竹乡除了神仙居,其他业态略显单薄,我们依托整个淡竹乡十三都坑美丽的河域,引进其他业态,让游客和本地的老百姓生活可以更加丰富。”徐逸群说。
在下叶村的绿道旁,有一间名为“山隐”的咖啡馆。白色的小屋、围墙和桌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这间由废弃驿站改建的咖啡屋,也是当地着力引进的新业态之一。“仙居民宿比较多,但是小而美的业态不是特别多。水利部门在前面造了绿道,然后又打造了驿站,我们刚好把它转化成一个业态,让业态融入绿水青山当中,为仙居旅游业带来一些创新。”山隐咖啡主理人释藤说。
生态资源带动产业落地
4月,位于埠头镇和皤滩乡交界处的温都水城,开始逐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意旺季。
温都水城占地面积达420亩,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由大型室内外嬉水乐园、温泉度假中心、酒店及商业街区等组成,项目预计年接待能力可达120万人次。
相关负责人介绍,温都水城选址紧邻永安溪,是吸引他们落地仙居的原因之一。2024年7月,温都水城开园试营业,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据了解,试营业期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营业额超1000万元。今年,园区引入的“百米高塔”,将为游客提供极致的游玩体验。
“近年来,得益于水利部门幸福河湖建设,沿岸的环境风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带动了温都水城、西亚康养民宿村等一系列文旅项目的落地,填补了仙居滨水旅游行业的空白,实现了周边百姓的就业增收,推动了共同富裕。”仙居县埠头镇团委书记张童阳说。
仙居围绕永安溪,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产业发展生态圈,吸引绿色化产业集群。近年来,新签约项目中,70%以上依托永安溪生态资源,布局在永安溪周边,使河湖的“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