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金华丨婺州古城:巧植业态活力迸发

  原题:

  金华版“清明上河图”重现昔日繁华

  婺州古城:巧植业态活力迸发

  彩旗招展,划行归市。崭新的遮阳棚下,黄蜡石、文玩、钱币邮品、老家具、小人书等各种各样老物件一字排开,熙熙攘攘的游客,三五成群围拢在各个摊前,一边侃大山,一边还价钱。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老六中周末收藏品市场乔迁后热热闹闹亮相,结束了20多年马路地摊市场的历史,一跃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露天周末收藏品市场。

  今年3月,金华特色饼一条街甫一亮相,就成为全城的网红爆款。里三层外三层,一间间特色饼小木屋差不多都快被人海淹没了。有人惊叹,古子城还从来没有过这么旺的人气。时至今日,金华饼一条街依然是古城吸引客流的主要亮点。随着原先集聚在八咏楼、保宁门一带的周末收藏品马路市场乔迁和升级,饼街和市场两大热点形成了联动效应。

  自婺州古城争创4A级旅游景区以来,瞄准城市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展示区、都市休闲生活街三大目标,古子城有机更新驶入了快车道。酒坊巷名人展示一条街修缮工程加紧实施,巷口的古子城城垣遗址公园从一片废墟中崛起,惊艳亮相。老六中大操场华丽转身为周末收藏品市场,废弃的校舍加紧改造为古玩鉴赏楼和非遗展示厅。而业态植入最大的手笔——特色饼一条街、火腿馆、酥饼馆、婺剧馆、金华酒馆、道情馆、中医馆等“一街六馆”正在陆续建成开放。

  城外,画舫轻舟;城内,古韵悠悠。漫步古城,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有厚重的历史记忆。有人说,婺州古城就是一幅金华版的“清明上河图”。浸润了上千年的金华市井生活,因有机更新而容光焕发,因产业植入而生机迸发,一幅繁华的历史风俗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

  马路老市场乔迁展新姿 集聚收藏品闻名省内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子城最大的金字招牌。而八咏楼、保宁门一带的周末马路收藏品市场,又是古子城最大的人气集聚平台。经营商户从全国各地聚到这里,在浙江及邻省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多年来,市场虽然人来人往,但设施简陋、业态单一、挤占道路、停车等配套不全,也是为人诟病的主要短板。而且八咏楼、保宁门又是古城的一线窗口和阵地,市场形象不佳,成了古城的硬伤。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向纵深推进,4A景区创建进入冲刺决胜阶段,马路市场通过搬迁来优化布局、规范提升,引导客流向古城内部循环流动,已成当务之急。

  “ 我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市场一搬,人气会不会受影响?”“我原来摊位在路口,地段好,搬到新市场,会不会变差?”面对经营户的种种不解和顾虑,市城投集团秉着“精准搬迁、安全搬迁、阳光搬迁”的原则,全力做好政策宣传解释,晓之以理,同时制定了公开透明的选摊流程。

  “6月份我们没有休息过一天,为了市场搬迁全员放弃周末双休,上门调查服务,倾听商户建议,把绝大部分商户跑了个遍,心中也有了底。”婺州古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孔君说,看到位于老六中操场的新市场面积扩大了,档次提升了,搬迁对长远发展是一大利好,经营户心里也就释然了。

  婺州古城周末收藏品新市场选址于老六中核心区域,操场外东南侧为黄蜡石交易区,面积约1260平方米;操场内为其他收藏品区,细分为5个小交易区,面积约8220平方米。新市场现共有固定摊位488个,流动摊位200个左右,基本覆盖了原市场的玉石、文玩、手串、项链、手串等种类。

  “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新市场场面大多了,我一上午就做了2000多元生意,而且都是新客户,老客户还没来呢!”7月6日,是老六中周末收藏品市场搬迁开业的第一天,王方明笑眯眯地摇着扇子,坐在遮阳棚下照看摊位,心里乐开了花。

  王方明从1993年开始从事古玩和玉器生意,先是人民广场马路市场,再到古子城马路市场,至今已20多年。作为资深经营户,老王深知马路市场的苦,场地小,摊位挨着摊位,人多的时候,转个身都困难,上个厕所要跑老远。“下雨天摆摊都是自己随身带雨棚的。”

  “搬到新市场,每个摊位面积从3平方米扩大到6平方米,陈列的古玩商品更多了,人也更透气。”王方明说,摊位抽签的时候,他和朋友一口气要了8个摊位,“市场摊位数扩大了将近一倍,全国各地来的经营户也更多了,加上购物环境改善,来的顾客也会更多,市场一定会更兴旺。”

  绝大多数经营户都抱着与老王一样的想法。新市场摊位分包年、包月和流动三种。6月30日选摊位来了229个商户,全部选择了包年,对市场发展前景信心十足。在随后几天,没赶上抽签的一些外地商户闻讯纷纷赶来报名,固定摊位已基本满铺。他们说,婺州古城已开启全面繁荣期,自己不能当个旁观者。

  文旅新业态竞相来落户 古游休闲游打开新天地

  将现在的婺州古城与两年前相比,除了通过老旧建筑、街巷的改造修缮,实现基础大变样、颜值大提升,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喜人变化,就是游客人气指数大幅提升。金华特色饼一条街成为吃货天堂、网红爆款,是一个最有力的注脚。

  古城要兴旺,必须大力植入文化基因,引进文旅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链,可玩、可吃、可娱、可游,让古子城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日常游憩的首选目的地。一旦古城成为活力四射的本地居民休闲集聚地,外地游客自然也会慕名而来。

  多年来,古城最大的短板就是“周末热闹,平时冷清”“白天热闹,晚上冷清”。“出现这一短板,主要原因是古玩收藏业态过于单一,流动的市场又局限在周末营业,与市民日常的休闲需求脱节,造成平时人气略显不足。”北京清华同衡的设计专家曾为古子城专门把过脉。

  要让古城游真正热起来,必须引入大众化的特色业态常驻古城,与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紧密结合,金华特色饼一条街率先成为一个突破口。雅畈肉饼、玉米饼、兰溪鸡子馃、义乌东河肉饼、永康肉饼、浦江麦饼、金华烧饼、传统月饼,磐安饺饼筒、玉米饼、豆腐饼等鲜香美味汇聚在一起,撩动着吃货们的味蕾。金华市民成群结队,闻香而来,高峰日客流量数以万计,3月份开业期间部分饼店纷纷货源告急。

  除了饼街,市城投集团还引进在吃货中知名度颇高的“随乡粥铺”落户鼓楼里,让游客可以歇歇脚,品尝一番小吃。通过对老六中食堂改造,引进本地知名餐饮品牌“水门巷”,打造篮球主题餐厅。对万佛塔公园沿东市街商业裙房、饼街二期小木屋等进行多业态招商,满足游人的日常消费需求。

  同时,古城的参与性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6月27日开始连办了5天的首届婺州神物节,除了特色美食,还有糖人糖画、面塑、画作等传统技艺的呈现,以及国潮街舞、DJ电音、泼水节等狂欢节目。7月2日,由市妇联组织的“春蕾心向党 研学助成长”主题研学活动第一站就来到婺州古城。7月5日开始,每周3个晚上在老六中操场放映露天电影,让市民重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回忆。

  “一街六馆”无疑是古城今年业态植入最大的手笔,一街引领,六馆跟进。古城的魅力源于文化特色,“一街六馆”成为业态与文化、美食与文化巧妙联姻的载体,既能引来滚滚客源,又守住了文化根基,彰显了文化魅力。

  目前,“六馆”正在陆续建成开放,特色纷呈,为进一步打响“游婺州古城、品八婺文化”品牌夯实基础。其中,金华酥饼馆由市酥饼协会牵头建设,设置酥饼文化陈列、展示体验、产品销售等板块,以“党建+文化”为特色,促进行业发展。中医馆由原福音医院改建而来,由市中医院运营,开设骨伤、妇科、脾胃病等科室,将特色门诊与中医文化展示陈列有机结合。金华酒馆以金华府酒和金华寿生酒为代表,展现酒坊巷这条千年古巷的传统酿酒文化基因。婺剧馆又称点将台,在老六中周末收藏品市场北侧搭建仿古戏台,推动婺剧文化传播与戏台表演实践融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古城几大区块的业态分工越来越清晰。”婺州古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汤华介绍,飘萍路、八咏街主要定位餐饮休闲区,兼有古玩字画、旅游用品零售等业态,酒坊巷为古婺风情街和文化体验区,老六中区块目标是文化艺术产业区,万佛塔周边则是佛禅文化区,未来将有效地实现客流互引、产业互依、功能互补。

  文化是灵魂,业态是生命。正如成都“宽窄巷子”、南京夫子庙、杭州“清河坊”,如今游人如织的婺州古城,让市民们自豪地拥有了金华版的古城街坊风情画卷。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活力,打造金华百姓认同、外地游客向往的城市精品旅游区,婺州古城依然在奋力前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9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