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这些事,将挺起金华制造业脊梁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立市之本。金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以空间重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打造有竞争力辨识度的现代产业集群。

  为此,金华市将加快制造业崛起,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当长三角转型升级发展示范;要重塑产业生态,强化创新驱动,坚持高端引领,强势推进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八婺齐心共进,坚持工业挑大梁、扛大旗,补制造业短板,挺起金华发展之脊梁。

  未来五年,金华将朝着经济发展质效更高、综合实力加快崛起的目标砥砺前行。我们将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走在全省第二方阵前列,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创中心基本建成。

  【报告】

  ——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坚定“2+4+X”产业导向,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五金制造2个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4个现代新兴产业,着力培育量子计算等若干未来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深读】

  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是我市“2+4+X”产业导向中,重点改造提升的两个传统产业之一。当前,我市正以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为方向,促进智能制造、“互联网+”与传统服装工艺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加快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现代纺织名城。

  功能性纺织:以白坯布、牛仔布为基础,加快丰富纺织品品种,促进产品由单一走向多样、由低端走向高端。大力推进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专用纺织产品的品类和质量,加快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

  品牌服装:加快服装设计能力提升,组建金华市服装产业发展中心,构建都市型时尚服饰设计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一批时尚名牌产品和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规范中小服装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现代家纺:以构建家纺行业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生产具有高品质、个性化现代家纺产品。加快网络化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家纺产品市场占有率。

  时尚饰品:推动水晶饰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加强人工宝石等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上游材料和水晶生产设备的发展,提升水晶产业整体竞争力。

  到2025年,力争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五金制造

  五金制造也是我市重点改造提升的两个传统产业之一。产业以智能门(锁)、电动(园林)工具、保温杯(壶)、智能家电厨具等为重点,加强各类产业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推动五金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服务化发展。

  智能门(锁):鼓励企业向医疗系统用门窗、飞机舱门、高铁轨道门窗等差异化、高端化、高附加值的专业门窗转型升级。

  电动(园林)工具:以精密化、智能化为重点,积极发展大功率、长续航、零噪音的电动工具,培育提升家用级市场,做精做优工业级产品。

  保温杯(壶):加快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促进保温杯时尚化、个性化、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发展。

  智能家电厨具领域:加快补齐技术短板,以产品、材料、功能、工艺升级为手段,大力发展健康炊具、烧烤电器、厨房工具等新型家电厨具产品。

  到2025年,力争全市五金制造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推动现代五金产业集群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

  高端装备制造是现代新兴产业的一种。当前,我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节能环保装备、现代能源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现代交通装备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装备:把握国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机遇,支持固废处置、标准电解铜、报废汽车拆解回收等重点项目招引建设,研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型综合利用装备。

  现代能源装备:大力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积极研发电力物联网相关的感知终端、监测设备和无线组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和装备。

  智能农机装备:顺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农机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支持优势企业强化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减速器、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打造覆盖机器人产品创新和应用拓展的产业生态。

  现代交通装备:加大数显遥感研发、碳纤材料、聚合物锂电池、增材制造、机械制造等优势企业培育引进力度。

  到2025年,力争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我市着力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当前,我市深化与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等平台的技术合作,围绕核磁共振量子计算、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光量子计算等技术,加快量子密钥接入、量子身份认证、量子数据存储等量子增值应用拓展,逐步发展和延伸量子信息产业链。

  下一步,金华将打造量子通信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新兴产业发展基地,争创全省领先的量子通信产业发展先行区。

  【报告】

  ——强化人才科技支撑。真正落实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坚决打好科技创新翻身仗。高质量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建强做实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等“六城”,争取浙中实验室、省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光源”项目等落地,建成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

  【深读】

  “六城”

  “六城”即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师大创新城、中央创新城、光电创新城、金兰创新城。

  我市谋划“一廊六城”空间布局,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先行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浙江的核心承载地,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列入浙江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六城”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筑。突出重点抓好强链补链,以“芯”光电(信创+光电光伏)、现代中医药及化学制药、新型农机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推动其高能级升级、体系化布局。

  截至目前,我市首批48项科创走廊标志性项目已完成投资560亿元。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是浙江大学和金华市政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浙中科创走廊建设的重大成果。研究院依托浙大人才和科研优势,立足金华,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孵化高科技企业。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于去年4月成立,9月24日挂牌。经过5个多月建设,目前研究院3个园区都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计划今年5月前交付使用。

  目前,研究院已有入驻意向项目团队8个,签约意向入驻企业和合作企业8家,并有1家高新企业注册落地。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是由复旦大学与义乌市政府共建的实体研究机构。2020年4月,双方签订《共建“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协议》,携手共建义乌复旦创新研究院、复旦义乌研究生教育基地、复旦义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复旦义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一院三基地”。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围绕新材料、光电信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产学研研究,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智库研究平台、政产学研平台,打造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国际化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蓄水池”。

  研究院以“双基地”模式将复旦科研力量引入义乌,着力提升义乌的城市发展能级,促进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目前,第一批63个项目已经启动。

  产业创新联合体

  产业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我市的“2+4+X”产业体系和农业“双强”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该创新联合体采取主动设计攻关任务、组建联合体、组织揭榜攻关、实施绩效评价程序等方式,加快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此前,我市已组织市县两级创新联合体培育,遴选优秀项目申报省级创新联合体。通过抓摸底、抓对接、促合作,首批推荐了由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浙江大学等22家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的7个创新联合体。它们将围绕“珐琅饰面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关键技术”等技术难题,开展系统化的联合攻关。

  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

  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是我市积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科技企业的重要举措。去年9月,《金华市科技企业“双倍增”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3)》制定出台。

  去年,我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1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一路领跑全省。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升引育人才、创新孵化、投融资等七大能力提升,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企业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到2023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370家、8000家。

  【报告】

  ——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招大引强、扶优育强是提升产业高度的“一体两面”。建立“一把手”带头、市县一体、深入一线、一票否优的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机制,力争每年引进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0个以上。全面加大企业主体分级分类培育力度,提升“雄鹰行动”“雏鹰计划”等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新增产值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力争走在全省第二梯队前列。

  【深读】

  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机制

  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机制,即招大引强“四个一”工作机制,该机制通过招大引强工作月度汇报会等抓手,深入推进“四个一”。

  “一把手”抓招商机制:明确了县(市、区)“一把手”招商主体责任,落实“一把手”带头招商职责,建立“一把手”汇报比拼机制。

  市县一体抓招商机制:根据重大制造业项目情况实行专家研判、部门联审联评和要素统筹配置等,特别是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土地、能耗和产业基金等要素方面实行全市统筹保障。

  深入一线抓招商机制:迭代升级驻外招商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驻外招商工作。

  一票否优抓招商机制:突出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招引落地任务考核,对未能完成招引落地任务的县(市、区),或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招商项目不能招引落地的市级部门,实行年度绩效考评一票否优。

  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机制是我市加强市域统筹、优化重大项目资源配置的需要,对推动谋划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我市计划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7个,其中20亿元以上19个,50亿元以上6个,力争招引百亿元制造业项目4个。今年1—2月,全市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1个,其中20亿元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雄鹰行动”

  “雄鹰行动”以培育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纳入重点培育库进行培育,持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此项行动对我市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具有积极意义。

  我市目前有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雄鹰行动”培育企业。2022年,全省计划评选第三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0家,我市力争入选1~2家。截至今年3月,我市积极推荐了11家企业开展第三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的推荐申报工作。

  “雏鹰计划”

  “雏鹰计划”,即“雏鹰行动”,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企业主体培育行动。“雏鹰行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质量为根本,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打造创业创新的良好生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市计划实现小升规企业500家以上,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42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