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社会

家电“超人”老潘与癌症抗争18年 每天还要帮助别人

  旌孝街是金华老城区里的一条小街,房子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年轻人都搬去了新区,坐在路边打着凉扇的,都是上了七八十岁的老人。

  听说我们找老潘,八十多岁的田老伯一下子来了精神,他挺直了身子,从竹椅上坐起来,“你说那老潘,我们家的水龙头,电灯、电扇,哪样不是他琢磨修好的?都十几年啦,光我们家,他少说都跑了100趟。”

  老伴在边上也直点头,“真是比闺女还贴心,比儿子还孝顺。”

  “喏,你看,他来了。”

  一件腈纶材质的蓝色运动服,一条黑色运动裤,晒得黝黑的脸上,一笑就爬满了皱纹,一身的汗。

  他刚从社区的活动室出来,安了个电风扇,之前,他帮巷口的老于安好灭了好久的灯泡,再之前,是给田大伯家生锈的龙头加垫了皮圈。

  都是小事。

  可再小的事,坚持了18年,也都成了不小的事,更何况,这18年,对老潘来说,还是跟肺癌抗争的18年。

  还能活着是老天白送给我的

  老潘,潘加兰,64岁。

  三十几年前,他被大队派到东关造漆厂当装卸工,就在这里安了家。

  后来,娶了个漂亮高挑的老婆,生了三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谁见谁羡慕。

  1995年9月份的一天,一向健康的老潘,突然发起了烧。

  刚开始,他也没当回事,以为吊个针,立马就能好。

  没想到,高烧和他杠上了,挂了瓶,好一点,一回家,又复发了。

  医生建议他到当时的金华医院拍了个片,片子出来后,医生严肃地看了好久,又建议老潘去做个CT。

  “当时我就意识到,事情不对。”

  CT检查出来的结果,肺里长了一个东西,肺癌。

  手术之后,老潘失去了两块肺叶和一根肋骨。

  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又回到厂里接着上班。

  1997年,肺癌复发。

  他只好去上海,继续接受治疗,这之后,老潘就放弃了上班。

  每个月1200元的退休工资,加上当巡防队员1000块钱的酬劳,按理说,这退休的生活,老潘该以静养为主。

  可他觉得不行,“还能活着,有一天是一天,是老天白送给我的,一定要多干点事,多帮助别人。”

  帮忙的技能都是“看”来的

  一只袋子里,有切割水管的钳子,扳动水管的扳手,甚至是随时拿出来就能用的水龙头,这是水工的专用口袋。

  另一只袋子里,是各种螺丝刀,电线,这是电工的专用口袋。

  老潘骑摩托车出去巡逻时,都会把袋子放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嘛。”

  老潘说,“那会我就想多做事,不让自己闲着,老人们呢,就是家里的电器,水电修修补补的需求多一些,我就都学起来。”

  他还会修车,自行车,摩托车,都行。

  “都是看来的,”老潘说,以前路边有修车摊,别人修车他就会去看看,回家一琢磨,就学会了。

  “很早以前家里有个幸福牌摩托车,就是邮局报废掉了,我去弄来了,看别人修摩托车看了几天,回家自己修了,就修好了。”

  老潘和我们说,社区里都是老年人,家里没什么高级的电器,都是机械的并不复杂,他一般也都会修。

  “你看这个电风扇,只是电机坏了,我就花了25块买了个电机,换上去就好了。”老潘说,这个风扇是附近一个大伯花了75元买来的,花25元换个电机大伯还能用很久,他觉得很划算。

  生活需要的不是超人是热心人

  对于别人的夸赞,老潘很高兴,但是也有点心虚。

  老潘说,帮助别人,其实并不是从得肺癌才开始的,但得了肺癌后,帮助别人确实就有了点私心,“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他们偶尔提起会说,老潘人不错的,会修东西。”

  他现在,是城东街道义工队的一员,认识老潘的人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老爷子,60多岁的人了,拿着挺高的退休工资,可是却把帮助别人,当成生命中的唯一意义。

  “我们这代人就这样,现在社会不一样,大家互相来往的都少了。”老潘说,以前大家一个村里的,每年都要做冻米糖,只要有人一喊,大家都会去帮忙的,切糖烧米,大家一起忙活。忙完了做糖的人就切一点分给大家。

  老潘说其实他帮助的这些人,他们的求助都很简单的,比如换个开关线、换个灯泡、空调遥控器不会用等等,他去了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一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却方便很多。

  “他们也都很感激,修好了,一些老人就很高兴,经常送几个鸡蛋给我。我也不是图这个,只是这样一来一往,人和人的距离就近了,感觉就亲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