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金华已先后九次登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单,是全国上榜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作为生活在这座中国宜居名城的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老旧小区改造换新颜、新建小区越盖越精致;一条条断头路、一个个肠梗阻打通,马路又宽又直,内畅外达,都市气息越来越浓;以三江六岸为代表的城市公园越建越美、越建越多,满眼皆绿,不愧为“国家级森林城市”。
对标“精品城市”,金华市区稳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初步构建了“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城市发展总体框架。尤其是,近年来加快完成中心城区主干道优化改造,打通了市区一环、二环断头路,新建了一批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大黄山隧道、复兴桥等一批桥梁隧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二环三纵三横”道路主框架得以基本完善。截至2015年底,市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6.6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0.2平方公里。
“十三五”期间,金华宜居建设又将发生哪些变化?最新公布的《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投资107亿元推进保障房、危旧房综合治理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新型社区品质;各个区块再建设约80个道路项目,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新建续建19座公园,建设240多公里绿道,让金华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文特色更加鲜明。
规划蓝图让人振奋,一方面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宜居品质,同时提升能级,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打造一个宜居舒适、精致秀美、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都市区,努力在长三角确立相对领先地位,力争在全国大中城市第二方队中争先进位。
居住
关键词:绿色、智能、提品质
推进宜居城市建设,首先离不开居住环境、居住品质的提升,安居才能乐业。政府一手要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一手要推动商品住宅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宜居品质。
在过去两三年,以市区横塘沿为代表的城中村改造和以南苑小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提升已树立了成功的示范样板。横塘沿整体改造,走出破矮的旧房,住上高大上的电梯景观房,惠民富民政策让村民们乐开了花。
南苑小区将近30年的高龄旧房,整修了外立面,划设了停车位、新建了排污管和景观小品、室外健身器材也进了小区,连管道天然气也第一次通了进来。“改造提升后,我们房子都增值了好几万元,住在这里舒坦多了。”先行改造的南苑西区居民纷纷叫好。
顺应百姓呼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更大规模地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现存集中连片的城镇棚户区和建成区内需要实施的城中村改造。以背街小巷改造、住宅设施更新、安全设施配套等为重点推进完善旧住宅区,着重解决老旧小区的排污、停车、交通、绿化、公建设施配套等突出问题。
规划为此制订了四大计划:一是危旧房改造计划,市区规划综合治理旧住宅区(危旧房)44幢,力争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000户以上;二是城中村改造计划,市区要完成城中村改造62个,安置5.3万人,开工及完成安置房建设280万平方米;三是住房保障和货币化安置计划,实行货币补贴与实物保障并举,全面扩大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四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计划,扩大缴存覆盖面,支持职工住房消费。
今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住宅市场持续升温,市民购房意愿显著增强,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共同释放,出现量价齐升现象。房地产始终是市民关注的一大热点,“十三五”期间,我市住宅市场又将发生哪些积极的新变化?
首先就是我省正在力推的绿色住宅革命,逐步告别毛坯房,鼓励和推广全装修住宅和成品交付,中心城区将先行一步。“制定高科技、绿色节能住房消费的激励政策。”已明确写入“十三五”规划中。
其次,我市将致力于提升城市新型社区品质,考虑将城市新型社区作为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按照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标准,根据人流走向集中配置社区级公共设施,形成生活型的综合体。
值得期待的是,住宅的人性化、智能化水平也将得到全面提升。总体发展方向是增强经济性,不断降低住房公摊面积,提高中小户型与精装修住宅比例;增强实用性,户型设计兼顾二孩、老龄化等新需求。同时,引入智能门禁、可视抓拍、IC卡识别、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将日常管理、房源报修、安全防护等纳入住房信息系统,全面推广智能住宅。
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房地产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加快转型步伐,通过延伸产业链,以“房地产+互联网+产业+服务”为手段,发展养老、旅游地产,提供文教、管家等增值服务,推动房地产以生产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转变。
路网
关键词:改造、延伸、更畅通
刘炜是金华公交集团营运服务部经理,近几年他隔三岔五要为临时改道的公交线编制新的运行图,有的要改线行驶、有的要单向通行、有的要设临时停靠站。“感觉金华城市路网建设力度从来没有这么大,虽然改线对乘客出行有些影响,但道路改造完成后,路面变平了,变直了,也更宽了,公交车开起来更通畅了。”刘炜说。
过去是一条条修,现在是一批批建。久拖未决的断头路全面突破,重点区块路网加速建设,建成区尤其是江北老城区老旧道路大批列入优化改造,“五水共治”、交通治堵、“三改一拆”、扬尘治理等都在倒逼和推进城市道路改造。
从“十三五”规划来看,市区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建设,延伸区间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市区主要建设完善人民西路西延、双溪西路西延、婺江西路西延等8条主干道,优化改造环城西路、胜利北街、春晖路、青春路等15条主次干道,配套建设区块路网工程,满足区域交通需求。同时,还要配套建设铁路金华站区块、多湖区块、尖峰山区块、二七区块、竹马货场区块、火车南站货场区块、湖海塘区块等区块周边道路。
立体交通同步推进。一是过江桥梁,市区推进复兴桥续建、规划新建过义乌江二号桥、宏济桥与河盘桥拓宽等4个过江桥梁项目建设,改善过江交通条件。二是优化节点交通组织,完成祝丰亭五岔路口、330国道与八一南街、双龙南街交叉口等立体交通工程,开展双龙大桥北桥头与解放西路交叉口立体交通工程研究。三是建设人行过街设施,提高路段通行效率,主要建设新华街恒大百货、八一南街金华商城等5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据统计,列入“十三五”实施的道路优化改造有23条,断头路疏通工程14条,瓶颈路段拓宽2条,加上二七、多湖、尖峰山、湖海塘等区块道路30余条,已建、续建和将建的道路总数将达到80条左右。
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优化提升老旧道路,打通各类断头路,拓宽道路瓶颈,深挖道路交通潜力,提高道路通达性,到“十三五”期末金华将基本完成“内畅外达”城市路网的构建。
绿化
关键词:公园、绿道、添新绿
去年以来,市区湖海塘区块商品住宅销售持续火热,大批市民都把置业目光投向了湖海塘。据统计,湖海塘区块商品住宅销量,近两年牢牢锁定市区20%的份额,列各区块榜首。也就是说,市区每销售5套商品住宅,其中就有1套是湖海塘的。
湖海塘区块房产的热销,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块内新建了湖海塘公园,加上已有的市体育中心,周边生活环境得以迅速提升。随着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人们对居住区周边的公园、湿地、绿道等绿色基础配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重要考量指标,公园地产、公园住家等概念也因此风生水起。
“十三五”期间,市区将继续加快城市公园、湿地公园、文化公园等多种绿地与开敞空间建设,续建万佛塔公园和湖海塘公园,建设长湖生态湿地公园、多湖区块赤山公园、二七区块的铁路遗址主题公园等19个公园,以及尖峰山区块、二七区块、麻车塘区块、竹马货场区块等绿化工程。其中,三江六岸新建的有武义江东岸-义乌江南岸景观绿化带、婺江北岸时代花园-环城西路绿化带。
除了大型公园绿地,“十三五”还要大力开展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和拆后地块复绿等增绿行动,确保城市公园绿地数量和品质双增长。“十三五”期间市区每年要新增附属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到2020年共新增15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这些天,金华山南线绿道二期加紧政策处理和建设,打通后将把尖峰山、赤松山,乃至金东区的大佛寺串联起来,成为一条集健身、观光、旅游、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线路。像这样的绿道,“十三五”期间市区共规划建设243公里,沿途布设驿站77个。
通过优化城市绿化布局,加强休闲游乐园、文化主题公园、特色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形成一批具有金华特色的精品公园、城市绿道。到2020年,金华城区绿地率高达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约13.5平方米,全面完成浙中绿道网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