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参加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港澳台侨和海外人士集体视察我市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工作。港澳台侨和海外人士先后到绍兴滨海新区的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柯桥区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地视察,对绍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积极献计献策助力家乡建设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重点发展“10+2”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由“染缸”“酱缸”“酒缸”老“三缸”向“芯片”“药片”“刀片电池”新“三片”蝶变,新质生产力呈现腾飞之势。浙江医药是我市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企业坚持自主创新、长期投入,相继突破了苹果酸奈诺沙星、磷酸西格汀、维生素E前体等产品的关键技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自主创新是关键。”市政协委员、绍兴旅港同乡会副会长汪桂芳说,“通过实地考察,看到绍兴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家乡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强市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纺织产业是绍兴最有辨识度、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在全市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由绍兴牵头的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入选。在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视察人员一行详细了解了绍兴强化产业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看到现场展示的纺织产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绍兴纺织产业不断向新而行,成为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市政协委员、澳门绍兴联谊会会长张福平说,创新中心创新氛围浓厚,汇聚了大量的纺织技术专家和研发人员,为绍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绍兴纺织产业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向更新、更高端的领域进军,形成纺织产业新赛道”。
参加视察的人员纷纷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绍兴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力气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