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而提供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正不知不觉成为我们享受“诗意”生活的一部分。各类阵地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诗意生活“加码”。
多点布阵,让文化阵地契合发展之需。十年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这类传统阵地久盛不衰,“24小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成功“破圈”。各类文化阵地不仅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物理空间,更为群众提供了精神家园。近年来,博物馆成了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博物馆热”成为了文化现象。文化阵地建设,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享受文化服务的平台,也为公众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搭建了桥梁。
推陈出新,让内容供给紧贴时代之脉。公共文化服务源头在于文化品牌打造。在海安,韩紫石故居、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必打卡的文化地标。革命先辈们用热血为这座城市烙印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IP。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撬动地方发展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拓展文化输出方式。从《红色的起点》到《铁流东进》再到《抗战中的文艺》,国家话剧院推出一系列优秀话剧作品,创新文化输出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公共文化服务,不一定要受到有限空间的限制,可以从传统文化中、从城市文化底蕴中提炼出专属文化IP,将其注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中。
遍地开花,让精准服务深抵群众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高度,指明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前进方向。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进人民生活,实现群众需求与文化服务“无缝衔接”,是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可以完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菜单式”“订单式”发展,向群众“发单”征集需求,精准推送文化服务。学校通过在线“点单”,让孩子们在课余享受了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公共文化服务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中。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做优阵地、丰富内容、精准供给,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才能让群众更加“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