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靖江

马洲e评│非遗奏新曲 匠心传薪火

今年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次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期间将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基层考察调研时,多次对非遗项目给予高度赞赏,在江苏给王秀英的手工“中药香包”“打call”,在四川购买了赖淑芳的“唐昌布鞋”……这些身体力行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文化传承人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把中华文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根脉复刻,让非遗文化“看得见”。“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源”与“根”,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到目前为止,全国已认定超过10万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保护名录制度正逐步健全;自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已累计举办各类研修班1200多期,累计覆盖人数超过10万人次,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得到有效缓解,后继有人、青蓝相继的局面逐步形成;为了更好地复刻非遗根脉,各地还积极打造2500多个非遗工坊,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工坊2500余家,让非遗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为非遗文化“活下去”“活得好”注入了新动能。

经脉流转,让非遗资源“转得活”。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其中,陕西省在全国率先举办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和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江苏省制定《2024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点》,有效地促进了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更加“活”起来……各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发挥好主导作用,积极出台和完善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机制;要切实认清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注重调动社会力量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其转化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坚实力量,努力为非遗注入“新鲜血液”,让非遗资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脉传承,让非遗品牌“叫得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于通过“融”“创”“传”等形式,让非遗品牌持续“叫得响”。各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广泛地开展非遗的推介和互动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中来,积极营造出良好的非遗社会保护氛围;还要建立“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机制,切实架起连接非遗与促进就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通过设计文创作品、开发旅游路线、开展主题集市等方式,推进非遗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通过非遗一次次精彩亮相,不断提升大众对匠心之美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体悟中华文脉的过程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靖江市孤山镇 卜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