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张长平来到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第四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三个报告、2025年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重点项目。张长平强调,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狠抓项目招引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靖江新实践,以优异成绩确保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市人大代表环剑斌、钱勇武、展红明、朱章其、姚敏、倪加明、陶兴、孙彬、卢栩峰、刘宁等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展开热烈讨论。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目标激励人心,举措务实可行,是一份提振精神、催人奋进的高质量报告。
2024年,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46.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站稳全省第一方阵,稳居泰州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市区第一,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厚重提气的精彩答卷。做好新一年工作,全市上下要高扬“东线第一帆”,以实际行动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为江苏省、泰州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顶梁柱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要主动挑大梁、挑重担,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保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劲头不减、力度不松,加快推动新时代新能源船舶智造和扬子泓远清洁能源船舶建造基地两大主力项目尽快形成有效产能,力促凯飞、信控等航天航空龙头项目形成量产,充分释放青山、甬金、特殊钢等龙头企业链式效应,全力保障国信电厂二期项目高效实施,以“项目为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好营商环境”的理念,践行“1230”服务承诺,做实行政审批“超时默认”等创新举措,全力提升服务质量;落实重大服务项目专班靠前服务,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振信心,为项目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西来、斜桥要主动对接融入“大开发区”体系,扛起主体责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链条保障,形成属地、部门与企业相互信任支持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真正做到与企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要持续筑牢项目“压舱石”。新桥镇、东兴镇和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坐拥独特的沿江岸线优势、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是靖江船舶海工产业重镇,要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焕新提质。新桥镇要坚持将先进金属材料、环保装备、智能厨电三大传统产业做成金字招牌,全力保障项目序时推进;东兴镇要聚焦深海深井、高端装备等方向开展链式招商,支持企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依托科创载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为靖江融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率先探路、示范引路。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对照“民生七有”更高要求,不断“补短板”、找差距,办实办好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群众关切的大事小情,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要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强化风险意识,筑牢安全根基,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工作举措,着力防范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