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近年来,衢州坚决贯彻“八八战略”、紧紧围绕省委书记车俊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参加衢州代表团讨论时给衢州提出的“四个更有作为”,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坚持不懈,以奋斗的姿态、创新的思维、担当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凝心聚力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市域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域治理是盘大棋局。对上承担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对下又是推动基层治理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的主阵地。抓住市域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直面市域治理中的各类问题,需要拿出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案和具体解决办法。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坚持“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体高效”的理念,按照“省设计、市统筹、县搭台、乡整合、村做实、群众主体参与、数字技术支撑”的架构,提出了具有衢州市域特色的“1+8”治理体系。强化对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协调、协同,形成同一目标体系、同一工作体系、同一责任体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资源要素、重大产业项目等的市域统筹,实现治理要素的深度融合,产生治理效能的倍增结果,加快推进传统县域治理向现代市域治理转变,推动市域一体、共同发展。
衢州从实际出发,吹响了努力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嘹亮号角。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市委书记徐文光掷地有声的话语表达了衢州市委在探索市域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紧紧抓住党建这一“牛鼻子”,用好这把“金钥匙”,将党建、发展、治理连成“一张皮”,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做深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党建+基层治理”两大文章,通过“制度设计+技术支撑”,着力构建以“四大五加”为主要内容的体系架构和“主”字型运行架构。
一纲举而万目张。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的系统设计,实现了资源整合、力量打通;共生共荣、共享共治;大战大考、实战检验。衢州被中组部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着眼于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从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入手,制定出台了一揽子的配套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服务群众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形成市域治理共同体和市域治理链条。
时与势把衢州推到高质量发展的“十字路口”。要想大跑步赶上时代,不打破旧的桎梏怎么“杀出一条血路”?不解放思想怎么“敢教日月换新天”?思想上要破冰,行动上更要突围。
市域治理之难,难在如何有效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关键靠基层干部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市域治理特点规律,树立系统融合的理念,开放共治,转变粗放式治理模式,把精细化、数据化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精确的过程推进和精微的治理技术,在创造性落实、创新性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的改革,以政府自身转型引领倒逼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拉高标杆、刀刃向内、提质扩面,加快全面实现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机关内部、公共服务、司法服务、中介服务等各个领域拓展,确保聚焦到市域治理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覆盖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情通”“零跑腿”“代办制”“最多跑一地”等一系列实践探索案例的不断涌现,生动地诠释了衢州在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域的担当和作为。
市域治理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精细化。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把握中,在时与势、破与立的思考中,不断探索带有“衢州味”的市域治理新模式、新办法、新载体。以“三联工程”“周二无会日”“红色网格联队”“红色物业联盟”等为抓手,通过小单元精细治理支撑起精细化治理大格局,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视角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达成精准、精细、精致的治理目标,打通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夯实市域治理的社会基础。
台风洪灾中基层干部的冒险营救,征收征迁时基层党员的率先垂范,企业车间里职能部门的贴心服务,大街小巷间普通群众的文明劝导……无数的行动共同阐释,无数的场景共同见证,无数的经验相互碰撞,理念得到升华、作风得到锤炼、民心得到凝聚。衢州的市域治理实践探索,充分证明市域治理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人民群众,要完善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只有扎根当地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行得通、有生命、有效率,也最管用。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使自己出丑。”离开了人,一切发展都将失去意义。推动人的发展,激发人的力量,尊重人的价值,是所有过往成绩的逻辑起点,也是所有改革创新的价值起点。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围绕打造“主题教育主阵地、乡村振兴主平台、基层治理主载体”的目标,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讲堂在三衢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土专家”上讲台当老师、“田大嫂”进课堂学电商、农场主面对面传技术、老教授下乡村讲科技,一个“讲堂”点亮了农业的前景、激活了农村的发展、打开了农民的思路。
抓住农房整治这个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开展“一户多宅”整治、附房整治、拆违治危。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一股劲头抓到底、一个标准做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拆出了公平、拆出了和谐,也拆出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切实做好拆后“怎么管”“怎么用”“怎么改”“怎么建”等一系列“后半篇”文章,以“下半场”的精彩回应百姓期盼,并转化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看得见的变化让老百姓从怀疑观望到点赞支持,从“要我拆”到“我要拆”,达到了预期的整治目的。
从东坑口“懒汉治村”到丰盈坦“先生治村”,从湖仁“十年自治”到上洋“七改村规民约”,从达河“一米菜园”到文峰社区“共享花圃”,从姜家坞“三千精神”到上岗头“党员上岗、干部带头”,从“村歌书记”到“早上好书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基层治理“衢州故事”,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散发着民间智慧,改变着一个个村庄的面貌,构成了衢州市域治理实践探索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探索通过模块化改革,解决基层和部门条块分割、步调不一、资源分散导致的治理碎片化问题,不动体制动机制,不变职能强功能。完善干部人事体系,站在高处看、跳出本职干,换位思考、换道超车,变少数干为大家干、变推着干为抢着干,打破部门壁垒,激活运行机制。
面对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坚持“党建统领大联动+智慧应用大联动=基层治理大联动”,形成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贯通、线上线下纵横交错、系统集成高效运行的联运指挥体系和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坚持“产业为王、优势再造、动能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进“两进两回”,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两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和“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强势推介城市品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高起点谋划“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一股创新发展的大潮涌动在钱江源头、信安湖畔。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奋斗的汗水浇灌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实干的精神照亮了梦想的星空。只要全市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笃定勇毅直面风险挑战,沉着从容办好自己的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接续奋斗,衢州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前行道路必将因此而更加宽广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