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扩建,面积增加一倍多
在建立州城后的300多年中,衢州经济经历了两次稳定发展期:中唐时期及吴越国时期。吴越国时期虽全国政局动荡、战乱频繁,然衢州因为隶属吴越王钱镠治下,而远离战端,相对太平。这期间,衢州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口加快集聚。公元841年,任衢州郡守(刺史)的唐代诗人崔耿曾以“一邑风景,万井人烟”诗句描绘唐代衢州的繁荣。
唐代衢州古城西边的水亭码头是货物进出的重要口岸,城东北方向的浮石渡青龙码头(今信安街道沙湾村)是客运码头,更是迎送官员的官码头。在唐代衢州古城外通往西、北两个口岸的方向,民居、集市和商业街自然形成。钱镠治下的吴越国又国库充盈财力雄厚,扩建衢州唐代古城的条件成熟。公元906年,钱镠命衢州刺史陈璋突破城垣扩建州城,这是衢州古城第一次大规模地向西、北突围。
突围后的衢州古城,将唐代古城的西城垣从马站底一带向西推进数百米至今五圣街、县西街一带;北城垣从府山脚向北推进数百米至今北门一带,新建北城门;南城垣向西延伸数百米与西城垣交接,增建大南门,保留原唐代东门和南城门(改名为小南门);将天宁寺和大片景色优美的菱湖(今孔庙后实验学校及迎和小区一带当年都是湖面,清代后期淤积失治后逐渐消失)围进了城内,天王寺、天王塔、今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及以北区域则仍留在城外。西城门的具体位置不详,但据“西门外大片樟林未能入城”的记载,按常理推断衢州吴越古城西门应该在接近水亭码头又离江岸有一定距离的县西街一带。吴越衢州古城面积应在2平方公里左右,比唐代古城面积增加一倍多。
第二次扩建,古城垣基本定型
吴越衢州古城与唐代相比,向水运口岸靠近了一大步,且在突围后的200多年中,衢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据史籍记载的当年税收指标衡量,整个北宋朝,衢州城的经济总量在江浙两省各州中遥遥领先,成为仅次于杭州的经济体。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京城开封城西北方向从城门通向汴河水运码头商业街的盛况中,可以想见衢州西门外水亭码头及街区商贾云集的类似盛况。
北宋宣和三年(1121),衢州古城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向西突围——将西城垣向西整体推进数百米,全线推到了衢江沿岸,在水亭码头所在地新建西城门(即今水亭门),将原本在城外的天王塔、天王寺及包括整个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沿江地带全部围进了城中。史籍记载,扩建后的衢州古城“城墙1.65丈,宽1.10丈,周4050步,设六门。三面浚濠,一面临江”。以此推算,北宋时的衢州古城围城面积有3平方公里上下。
最后定型的北宋衢州古城于1122年完工。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可以说,彼时的衢州古城是北宋朝留给衢州的一笔丰厚遗产。
北宋时的衢州古城在以后的900多年里,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城址没再改变。其中元代还按唐代旧址修复了峥嵘山的子城。
新时期古城衢州的两次突围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冷兵器的淡出和衢城防洪堤坝加固,城垣的功能逐渐消退。新中国成立后衢州城市建设加快,用地需求增加,衢州古城垣已无可避免地逐渐减少。好在除了北城门在1960年的暴雨中坍塌,唐代衢州古城的东门和南门、吴越古城的大南门及北宋古城的大西门都完好地保存下来,西城垣的遗址也全线得到保存并被辟为衢州古城遗址公园。
改革开放以后,衢州城市经济走上快车道,老城区原有空间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形势。然而老城区东有军事重地机场的封堵,西、北有天堑衢江阻隔,南有浙赣铁路钢铁重围,要想突围困难重重。
衢州恢复地级市建制后,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开始着手实施衢州的城市化拓展蓝图。虽然西进是最佳选择,但由于向西跨江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尚未具备,也由于衢州老城南面7.5公里处经过近30年建设业已形成了面积大于老城区的化工新城,基于用“一根扁担挑起两座城”以增进老城与化工新城的融合的战略思维,1985年,衢州跨出了突破浙赣铁路之重围向南拓展的步伐。在浙赣铁路以南、衢化铁路专用线以东、衢化路以西近5平方公里的区域开辟了荷花新区,继而又路过衢化路向东扩展,使古城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倍多,这是衢州古城的第三次大规模突围。
在向南突围的同时,衢州城向西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有了很大进展。2001年,衢州城市西进的号角吹响,突破衢江天堑,开启了衢州城的第四次突围。
根据现有规划,将在衢江以西、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南、常山港以北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西区新城,相当于10个老城区的面积。今天的西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
自公元621年设立州城至今,古城衢州历经四次大规模突围。这当中,有三次是向西突围,西进成了衢州古城1400多年拓展史中的主旋律。衢州城从向水运口岸靠近到跨江发展,原本桀骜不驯的衢江信安湖段变成了衢州美丽的城市内河,这极大地提升了衢州城的品位。而这1400多年的建城史足以见证衢州人的勤劳和智慧,也成了激励衢州人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