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春耕春播,农资先行。近段时间,海安市各个农资销售点农资产品品种齐全,储备充足,呈现出购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在滨海新区海安惠民农资有限公司港府路经营部,前来选购种子、化肥、农药的农户络绎不绝。店内陈列着数十种水稻、玉米及各类蔬菜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一应俱全。农户们根据自身需求,精心挑选优质农资产品,为春季农业生产做足准备,确保不误农时。经营部负责人马亚琴介绍,该店服务周边20多个种植大户,覆盖农田面积超万亩。为方便农户,他们还提供配送服务。“春节后,农户陆续进入备肥阶段,需求量大幅增加。目前仓库储备量超200吨,确保供应不断档。”马亚琴说。
“我买了40包肥料,其中30包复合肥、10包尿素。”驾驶三轮车前来购买肥料的丁志春是滨海新区滩河村的小麦种植大户,今年种植小麦近1800亩。他提到,由于去年播种偏晚,加上干旱天气的影响,小麦总体长势不如往年,部分田块需要补施返青肥,共计需要化肥约30吨,之前已储备了一部分,现在农资销售点货源充足,让他倍感安心。
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我市全力做好农资供应服务工作,提前调运和储备各类农业生产物资,指导农资经销门店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调运与储备,确保春耕旺季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
海安惠民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玉林表示,在市供销总社的指导下,公司充分发挥农资连锁网络优势,与史丹利、施可丰、心连心、新洋丰等大型农资生产厂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春节前后,公司联合采购储备了大量农资商品,目前全市化肥储备达1万吨,农药储备600吨,质量有保障,价格稳定,各类农资已配送到各销售网点,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2月23日,承载着亿万农民美好期盼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传递出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长春表示,市供销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构建“保供矩阵”,成立供销农资公司,联合省供销系统和龙头企业组建县域农资联合体,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创新“服务范式”,与村集体合作,试点建立村级基层社,共建农资仓储设施,整合农机农技服务,重塑农资服务格局;打造“生态样板”,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联合农技部门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服务,配合农资打假,保障农民利益和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