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在南京、无锡、南通、连云港、盐城、扬州、宿迁等地推进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监管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首批7万个专属二维码印制和近5000台电子计价秤的赋码绑定工作。
试点要求二维码管理标识和强制检定合格标识合二为一,作为唯一“电子身份证”张贴在电子计价秤醒目位置。顾客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查询电子计价秤计量检定等信息,合格与否一目了然,让群众成为电子计价秤监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共同营造诚信、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
电子计价秤作为一种常见的计量器具,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来“鬼秤”事件频发,其缺斤少两的套路具有手段隐秘、金额较小、随机性大等特点,加之监管力量有限,多种因素影响下,相关侵权事件久禁未绝,且形式愈发隐蔽。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也是江苏省深入推进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监管试点工作的重要原因。
“小计量”藏着“大民生”。小小一杆秤,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信任,关乎消费信心的提振与市场环境建设。对于屡禁不绝的“鬼秤”,必须采取更加全面、精准、严密的治理措施,凝聚各方合力,让相关商家彻底断了生产、使用“鬼秤”的念头。
利用现代技术赋能监管治理,是整顿“鬼秤”现象的一条绝佳途径。江苏通过“一秤一码”,实施“码”上检定,开展“码”上查询,鼓励“码”上评价,推进“码”上监管,让群众参与监管;山东淄博海鲜交易市场的“智慧秤”,联网监控,杜绝第三方调秤;甘肃酒泉金塔县的“手机变砝码”,称重测试,判断“作弊秤”……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可以将漠视消费者权益的商家“公开处刑”“严刑拷打”,给他们套上一道声誉“紧箍”,倒逼他们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