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首页>地方频道>衢州>社会

衢州推行“生态化+”治水模式

   浙江日报2月29日讯 2月下旬的衢州,春日渐暖,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院的人工湿地,宛如一个城市公园,常青植被郁郁葱葱,池塘里锦鲤悠闲游弋。

  “通天星”把人工湿地和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通过自主发明的三级式免动力污水递进处理技术,在园区内创造出一处面积60亩的花园式污水处理湿地。总经理陈飞介绍,在这种模式下,一吨废水处理设施投入的成本为两三千元,比采用其他方法降低了40%,不仅做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还兑现了“一江清水进钱江”的承诺。

  衢州地处钱江源头。源头水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钱塘江水系下游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用水安全。近年来,衢州市对一些截污纳管改造有难度的企业,推行“生态化+”的“一厂一湿地”的治水模式,从源头上对生产排污进行严格管控,循环使用水资源,既“治污水”又“抓节水”。

  衢州市治水办工作人员杨水荣告诉记者,对于工业企业,排污不达标的将面临强制关停,倒逼企业着手进行污染源处理;对于农业企业,以“谁治理、补助谁;不治理、不补助”为原则,按照养殖场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分类补助,提高养殖企业自主处理污水的积极性。

  “通天星”与东南大学合作,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环境治理资金,建成了制革废水物化+生化(氧化沟)+三级生态氧化塘处理工程,日处理污水规模达9000吨。制革废水经处理后,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在衢州市华瀚现代渔业园区内,记者看到,9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湿地中栽种着睡莲、菖蒲、美人蕉和轮叶黑藻等植物,不仅能保持水土,还能吸收水体中大量氨氮物质,水质因此得以净化。园区内一项项洁水养鱼工艺组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总投资200多万元,每天能使600吨废水“脱胎换骨”,达到排放标准。

  此外,从甲鱼养殖温室排出的土黄色废水中富含氨氮磷,通过废水沉淀池、生物处理池、潜流湿地后排入人工湿地。经过这套生态循环工艺净化后,人工湿地中的水再向两个地方排出,一是返回露天池塘中,构成一个微循环;另一个则排进稻鳖共养田。华瀚现代渔业园区负责人王益文告诉记者,人工湿地中的水经过水稻进一步净化后,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截至目前,衢州市已有406家企业施行“一厂一湿地”的治水模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7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