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河长”在衢州已非新概念,早在2013年,我市就全面推行河长制,并率先在全省实行河长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媒体问询、考核问责四大机制,以确保“管、治、保”责任履行到位。
通过深化实施“河长制”,我市河道水质得到显著提升,全市9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13个省控断面、21个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5个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100%;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中Ⅱ类以上水质比例、144个乡镇交接断面达到Ⅲ类水以上比例分别从2013年的52.4%、60.3%提高到90.5%和96.4%,截至2016年11月底,出境水考核连续三年保持优秀。
衢州如何践行“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承诺?河长们如何挑起治水、护水重担?
青山下、茂林间,衢江区杜泽镇铜山源水库碧波荡漾。“两三年前,水库水质恶化到劣Ⅴ类水。”同行的衢江区治水办工作人员介绍,水库上游的造纸、活性炭和生猪养殖产业是“罪魁祸首”,如今,库区水质已稳定在Ⅲ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水标准。水质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产业整治,二是河长制。
记者到达水库源头村——明果村,遇到了正在巡河的村支书郑银富。他说:“源头不治理好,会影响下游庙前溪、铜山溪流域的水质,担任源头河长责任重大,我一年几乎365天留在村里监管河道。”
河长,一份责任担当
郑银富是庙前溪明果段的村级河长,村内主要有两条溪流——梭浦溪和姜孟溪,两溪并行,最终汇入庙前溪。每隔2天,他要巡查一遍主河道;每隔一周,要把辖区内全流域走一遍。
立于溪边的河长公示牌显示,河道全长1.5万米,除了村级河长,还有镇级河长、河道警长一起管理河道。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承担起监管河道污染情况的职责,还要协调推进河道污染治理,监督河道日常清淤、保洁等长效措施落到实处。
当天,庙前溪明果段正在清淤,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白沫。郑银富解释,这是20多年来村里养猪遗留下的问题,河道底部沉淀了厚厚一层养猪污染物,清淤时,被挖机翻了出来,他已经打电话联系下游水电站负责人,要求开闸放水,冲洗掉水面的污渍。
“担任河长后,聚焦到我身上的目光多了起来,我感觉到责任很重。”巡河路上,记者发现每个接入河道的排水口都有牌子标明排水类型和监督电话。郑银富说,河道接受村民的监督,一旦村民发现问题可联系河长或区治水办。前段时间,溪水有点浑浊,有村民打来电话询问原因,巡查后才得知原来是有人让冲洗地面的水流进了溪流。
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河长应如何处理?郑银富介绍,如果是可见的垃圾,他会组织河道保洁员前来清理;如果是生活污水造成的,他要找到排污农户,要求农户配合村里做好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
日记,记录治水历程
“2014年1月4日,晴,草鞋灵段,郑银富和其他村两委,检查河道护坡修复情况,落实河道清洁工作。”这是郑银富的“河长日记”首页的内容。
根据上级规定,我市河长人手一册“河长日记”,用于记录河长巡河治水的工作过程。从郑银富的“河长日记”里,可以找到铜山源水库水质提升的足迹:
2014年3月12日,做好生猪禁养前期调查摸底工作。
2014年4月6日,明果村能繁母猪存栏数为651头,猪舍面积22100平方米,要求村两委干部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发动群众宣传生猪禁养是必然趋势。
2014年7月3日,生猪整规后,河道变清了,环境变好了,村里准备发展农家乐。今天和镇干部一道,与设计师面商发展规划。
2015年8月24日,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化?今天把垃圾桶发下去了。
2016年6月10日,姜孟溪总体水质好,最近石斑鱼已可以钓起来,说明水质越来越好了……
“治水前,村里脏乱差,本村村民都不愿意回来。环境变好后,有些村民有了回村办农家乐的意愿。”行走在明果村,干净的村道、多彩的墙绘,还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构成了怡人景色。郑银富说,区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在明果村实施文化休闲养生项目,精品民宿、生态停车场、游步道等项目已经完工,荷花池、历史文化碑林等设施正在抓紧施工。有了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大型旅游项目的带动,目前,村里已发展了5家民宿80多个床位,曾经的“养猪村”逐渐转变为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