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向“新”势能持续汇聚

春日不远,战鼓催征。又是一年两会时。

1月12日,参加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代表们怀揣着全市人民的嘱托,齐聚一堂。未来几天里,他们将献良策、谋发展、绘蓝图,共同谋划黄山发展大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5年注定是向“新”而行的一年,站在新起点上,黄山市如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黄山市向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毕海鹏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技术突破性创新,其“质”在于生产依靠知识力量、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和创新赋能,以达到生产提质增效,满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他建议,要聚焦“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集聚,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着力优结构、强创新、拓市场、育生态,打造更多单打冠军企业,实现专精特新“满天星”;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加速传统产业和市场新兴产业的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占据优势地位,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市人大代表、黄山市七七七电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戴薇认为,黄山市应充分发挥在长三角区域的地理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重点发展高端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于黄山而言,培育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招”。 市人大代表吴笑梅认为,新质生产力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和原创动力,加快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愈发重要。如何将徽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她建议,要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充分发挥徽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新业态、引领文化新消费、增强文化新动能,制定精准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具有创新潜质和发展潜力的中小文化企业,策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会展活动,加快推出具有鲜明黄山特色的原创IP,加快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

以改革创新作答,用实干兴业交卷,靠团结奋斗出彩。

回望过去,黄山奋进向上的足迹清晰可见,点点滴滴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黄山实践的时光印记;2025,岁律更新,黄山将凝聚奋进之力,争分夺秒地“抢”,有胆有识地“闯”,义无反顾地“拼”,脚踏实地地“干”,以厚积薄发之势,续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