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兜好兜牢兜实兜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更有实效、更有温度,绩溪县民政局坚持改革创新,精准发力,通过推行“4+4”模式,全面构建统筹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
“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提质增效兜好底
制定印发低保、特困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进一步筑牢我县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基础。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755元/月•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80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57元/月•人,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1120元/月•人;社会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4月底,全县在册城乡低保对象2872户3790人,特困供养对象643人,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应救尽救。统筹整合救助资源,落实好临时救助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根据困难群众需求,精准匹配现有救助政策,充分发挥综合救助效应。
“自主申报+主动发现”,精准及时兜牢底
通过优化社会救助申请程序,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方便困难群众救助申请。持续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完善主动发现接办流程,及时衔接各项救助政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截至4月底,全县新增城乡低保对象46人,特困供养对象17人,实施临时救助128户次。
“部门大数据+基层铁脚板”,便民惠民兜实底
加强与乡村振兴、残联、医保、公安、人社、应急、教体等部门信息对接,开展重残、重病、死亡人口、社保金领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人员信息比对,建立预警台账。全县81个村(社区)共配备85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在广泛宣传救助政策、协助开展入户走访、积极落实主动发现机制、协助做好救助申请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政府救助+慈善救助”,政策衔接兜准底
联合县慈善协会出台《绩溪县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慈善救助办法》,开展绩溪县外来务工创业困难人员慈善救助,构建“政社互补”社会救助新格局。全面推广建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动员社区、爱心人士、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参与帮扶工作,全县已建成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81家,共筹集资金108.8万元,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3人次,1.44万元,救急难互助社综合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