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共建单位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开展“党建领航聚合力 链动融合促共赢”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智能制造场景、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深化政企企三方合作,崇川区工信局以“红色引擎”驱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智能制造场景见证发展活力
活动伊始,三方党员代表走进振康公司智能厂区,实地参观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及自动化生产线。作为装备制造细分领域的行业单项冠军、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振康公司通过党建引领技术创新,其焊接机器人系统已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参观过程中,振康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汤子康化身“党课讲师”,边展示国内最大的RV减速机和打破了进口垄断的焊接机器人,边动情讲述党建故事:“我们虽是‘小民企’,却有大情怀。承接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00kg大负载高精度机器人技术及系统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立项,RV减速器产品技术水平、批量化生产规模列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党员带头攻关核心技术,把支部建在科研一线,让党旗飘扬在智能车间,这就是振康的发展密码。”
党员身份要亮出来,初心使命要扛起来
在随后的会议交流环节,汤子康以“共产党员就要讲真话”的质朴语言引发共鸣。他结合企业创业历程谈到,要不忘初心,就要明确“你到底是谁”——是只追求利润的商人,还是胸怀家国的党员?振康的答案始终是后者。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认真做事的态度,共产党怕就怕“认真”二字。党员是认真做事的模范,只要把认真的态度融入每个焊接参数、每道生产流程,所有技术瓶颈都会迎刃而解。这番话既是对党员的殷切期许,也是对“党建+”理念的生动诠释。
政企企三方签约,构建产业链党建新生态
在党建共建协议签订环节,崇川区工信局党支部与中远海运川崎事务财务支部、中远海运川崎党委与振康公司党支部分别签约。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副总经理、纪委书记王永清在发言中强调,通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搭建起党建引领实体经济的“大平台”。未来将以联合主题党日、技术攻关协作、人才交流培养为纽带,不仅实现船舶制造与智能制造的技术融合,更要通过党建联建推动区域产业链“抱团发展”,共同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崇川区委组织部赵越随后发言,他指出,区委高度重视产业链党建工作,将其视为“两新”组织党建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部门统筹指导、龙头企业牵头引领、链上企业共建共享”的协作模式,既要凝聚链上企业的红色共识,实现“党建强链”的理想追求;更要以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实际问题,让党员队伍成为技术攻关的“突击队”和产业链协同的“润滑剂”。
聚焦“两个关键词”,解码产业链党建密码
崇川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敏在总结讲话中深刻阐释产业链党建的核心要义。她指出,中远海运川崎作为国家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链主”,与振康公司这一装备制造细分领域“单项冠军”的携手,既是“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也是“技术焊接”的产业协同。既聚焦红色基因传承,又着眼技术创新突破,这种“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正是产业链党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服务升级强保障,工信局担当“产业红娘”
崇川区工信局始终致力于发挥“产业枢纽”的核心作用。邵敏表示,区工信局将持续深化“三服务”理念,通过政策精准滴灌、资源跨界撮合、技术协同攻关等组合拳,推动船舶海工与智能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我们将以工业企业‘娘家人’、产业协作‘牵线人’的担当,持续完善产业链党建生态,让‘党建红’与‘产业蓝’深度融合,为崇川区建设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此次活动不仅是崇川区产业链党建的新突破,更为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式。随着党建共建协议的落地实施,船舶制造龙头企业与智能制造“隐形冠军”的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市场协同将进一步深化,为南通产业强市战略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崇川区委组织部、区工信局,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南通振康机电党员代表共同出席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