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索善治、数治、共治社会治理新模式
昆山精绘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景图”
公元464年,祖冲之出任娄县(今昆山)县令,并在这里将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纵然为南北朝“最强大脑”,他也无法推想出1500多年后这方水土的巨变: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以141万城市人口被定义为Ⅱ型大城市……
从昔日的农业县到今日的大城市,大量的人口、众多的企业、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也对“中国第一县”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如何破解城市发展中社会治理难题?昆山人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共享共治”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努力争当社会综合治理的县域示范。
建强阵地
开出“善治”之花
作为Ⅱ型大城市,昆山开放程度高、经济体量大,实际服务人口超300万。面对“小马拉大车”“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昆山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问题导向、创新精神、“绣花功夫”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组织力渗透到基层治理最活跃的细胞上,提升治理效能。
“弹钢琴去,‘党那里’见!”“孩子放学一起去‘党那里’借图书!”……在昆山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启发广场小区,“党那里”是居民们口中的高频词。
“‘党那里’是社区党群服务点。那里不仅有兴趣班、生日会、手工课,还有民生会客厅,解决居民难题、化解邻里纠纷。”居民王凤芹从外地到昆山生活,谈及新家园的生活,嘴角不禁上扬。
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纠纷多、居民意见大的“脏乱差”小区。转变源于邹家角社区党委书记江玉琴将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成功培育“党那里”党建服务品牌。她还广泛发动小区党员、网格员、楼道长、志愿者,组建“妈妈支部”、“红管家”行动支部、“马马当先”志愿队伍等先锋团队,不断延伸联系服务群众的“末梢根系”,走出一条“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区域共建、多元共治、党群共荣”的党建工作新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中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从“脏乱差”到“最佳角”,邹家角的转变是昆山积极探索用好党建“一根针”“绣”出基层善治画卷的生动写照。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昆山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居民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群众”的组织体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昆山创新深化村(社区)书记“县乡共管”,实施示范培塑“2030”计划,定期开展“昆玉头雁·书记开讲”等品牌活动,建强基层带头人队伍。同时,还创新推进党员先锋“十带头”实践,实施流动党员“昆玉暖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心聚“新”行动,推动4.4万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向居住地报到,全面参与基层治理。
创新实施“红管先锋”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聚焦破解居民急难愁盼,建强220个社区“大党委”,配齐配强民警、城管、共建单位等兼职委员1344名,成立网格党组织1745个,推动“四员联动”进网格全覆盖。
聚力打造优质党群服务体系,昆山市镇两级联动建成1100余个“海棠花红”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今年以来,昆山深入推进村(社区)“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功能提升行动,聚焦重点群体需求、不同小区特点等,因地制宜打造邻里食堂、儿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阵地空间1421个,以及各类兴趣小组2075个,办好民生实事1.8万余件。
今年5月,昆山市委社会工作部挂牌成立,通过选树首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邀请专家学者专题授课、携手华东理工大学成立昆山社会工作学院等举措,不断探索具有昆山特色的社会工作创新运行机制,为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加速度”。
从组织深根、队伍深根、阵地深根、服务深根,昆山党建触角一往而“深”,推动“根系工程”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档升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数字赋能
城市“智理”有方
城市之美,在精管善治;城市之治,在智慧赋能。近年来,以数字产业全面起势的昆山,正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优化和能力提升,平安建设根基更加厚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走进昆山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一个集数据统一汇聚、信息统一感知、事件统一指挥的新型一体化平台映入眼帘。“中心平台整合12345、网格化、数字城管等业务系统,实现多部门、多层级联防联动,有效提升社会智治质效。”该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归并112条各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发动全市1.3万余名网格员、海棠先锋,入户走访送服务,构建各方联动更加紧密、源头治理更加有力、服务管理更加精细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预判太精准了,让我成功避开拥堵。”几天前,昆山市民李先生早高峰驾车出行,行驶至萧林路路口时,路面LED大屏显示下一个路口拥堵,提示其提前下高架。与此同时,交警大队民警也迅速抵达拥堵路段进行交通疏导。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交通更“聪明”,得益于昆山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元宇宙”技术,搭建了具备自主预测、提前预警、主动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交通管控体系——中环态势感知平台。
今年5月,昆山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运作“新质公安战斗力攻坚专班”,积极探索数智赋能“打、防、管、控、服、治”新体系新模式,打造了中环态势感知平台、“昆小境”“昆小车”AI智能语音咨询“数智警员”、全要素“实景三维模型”等一批数智赋能新场景,进一步擦亮“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的金字招牌。
数字赋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一梯通管”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电梯运行维护智慧管理、不安全乘梯行为精准监管;“先诊疗后付费”惠民就医服务系统,实现门诊挂号、就诊、取药线上缴费“一站式”服务;“牡丹停”智慧停车应用,实现全市智慧停车管理“一张图”……昆山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融入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丰富数字化治理场景,为百姓日常生活增添便捷。
数字赋能,为安全生产监管造就“火眼金睛”。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昆山市应急管理局打造运行“应急365平台”,目前平台已注册企业17209家,实现了信息监测、问题发现、交办流转、限时整改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为通过数字化推动“厂中厂”安全监管质效提升,今年5月,平台针对2300多家群租园区,正式上线“群租管理模块”。借助该模块,应急管理部门对群租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精准打分画像,更好落实分级分类监管。
与产业园区同样尝到科技赋能带来治理甜头的,还有集宿区。昆山依托数字门牌、智慧小区建设,建立健全入住申请、审核及退租流程,43个集宿区实现出入“有迹可循”、违规及时预警;41个集宿区配置智能门禁、移动扫码终端、智能查验闸机等前端智能设备;“鹿路通”便民服务应用总入口及时收集、处理员工各类诉求1800余条,推出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便民服务296项。
协同联动
凝集“共治”力量
“楼上邻居卫生间漏水造成家里天花板脱落,和邻居协商多次无果,经议事站调解,漏水问题很快解决了。”提及村里的“百姓议事站”,昆山市周市镇珠泾村黄浦家园村民李好婆赞不绝口。
“坐在一起唠、事在一起议、题在一起解”,成为周市镇居民生活新风尚。该镇利用小区内的凉亭、广场等公共区域,共设立100余个百姓议事站。议事站主要由网格长、老党员、热心群众组成,不仅网格内的“小吵小闹”在此化解,网格长也可通过百姓议事站进一步收集居民的建议与意见。今年以来,通过百姓议事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20余条、召开协商议事会300余次。
与周市镇不同,张浦镇充分发挥275名“法律明白人”的能动作用,化解民间小微纠纷;周庄镇则以喝茶场所为平台,成立“吃讲茶”协会,引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开展“援法议事”活动,沟通解决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从“公众评判庭”到“吃讲茶”再到“百姓议事厅”,昆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从源头化解处置矛盾纠纷,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理,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基础,关键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此,昆山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揭牌成立江苏省首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建成22个立法信息联络站和1857个立法信息采集点,征询法律草案、归纳各类意见建议等,打造立法建议和基层治理之间的“直通车”;完善议事决策运行机制,搭建“花园民情日”“逢四议事”“香樟树下”和湖心亭“吃讲聚”等党群议事平台,激发居民自治动力。
此外,昆山注重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全面推进“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网格,挖掘和培育“法律明白人”,积极吸纳有识之士、“五老”队伍等有基础有威望的群体,推进建设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成立全国首个由外企组成的志愿服务型联盟组织——“有事好商量”协商联盟、全国首家新时代县级政协协商民主研究中心,创新开展聚合式专题协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高效衔接。
东接上海,西依苏州,昆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带来人流汇集、经济繁荣,也对基层治理提出挑战。近年来,昆山不断探索实践,打破区域壁垒,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治理体系,描绘长三角基层治理现代化美好蓝图。
在昆山市淀山湖镇双护村与上海市青浦区东斜村,两地的养殖户在交界处违法搭建看护房、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时有发生。为破解边界治理难题,两地开展边界网格化联动,融合各自“小网格”资源,组建“临沪双护东斜平安网格”,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交界处管理薄弱,权责难定,以前一直是治理‘洼地’。”双护村网格长徐亮说,两地联动后,原本纠缠不清的权责划分问题迎刃而解。
与上海频繁往来的同时,昆山加强与太仓联动互促。9月初,两地在交界河道——瓦浦河进行联合巡河活动,并召开重点区域交界河道协同治理行动推进会,进一步强化交界地区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交界河湖联合治理工作机制。此前,两地还启动昆太毗邻区域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两大行动”,加速毗邻区域环境蝶变。
一件件生动案例,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个个特色品牌,鹿城大地正涌动着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无限活力。展望未来,昆山将继续积极探索,找准善治“落针点”、磨好智治“绣花针”、用好共治“穿针法”,“绣”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