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要闻

东湖街道:铺筑品质城区的幸福之路

3.jpg


4.jpg


杨树河新苑


5.jpg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效果图


6.jpg


嗨玩夜市


7.jpg


东湖大舞台


8.jpg


产城融合宜居宜业


9.jpg


开展便民服务


10.jpg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10.jpg


在城市化进程的起承转合间,从宜居到宜业再到宜游,东湖街道所给与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正是这片都市新城发展之路和城市精神的真实写照。


杭城以东,临平山北,被大运河所“环抱”,是杭州临平区东湖街道所在地。

作为临平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和临平智能制造产业的主阵地,东湖,有着大城市蓬勃发展的速度和力量,同时,东湖也承载了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赋予了东湖文艺清新的气质,良渚文化玉架山遗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又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古韵悠远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人来到东湖,留在东湖。

如今的东湖街道,产业发展快马加鞭,城市能级提质增效,“产城融合”步履不停。从“建区”到“造城”,东湖在优势处增发,让“产业区”与“城市区”更为相融,铺筑一条通往品质城区的幸福之路。


激活发展引擎:“产城融合”的舒心之路

沿着秋石高架往东湖北路,由北往南,左侧是开发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右侧则是世纪公园,大片开放型草坪和各种花卉在冬季进入短暂“休眠”,静待春生。

和花草一样,期待着走出校园焕发“新生”的青年人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过拥挤的老城,将在这里开启更加从容的新生活。

落地东湖街道的第一站,就在杨树河新苑人才小区。

杨树河新苑人才小区位于东湖街道红丰创新带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达8.58万平方米,共建设人才保障性用房214幢,周边还有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家纺布艺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园区、大小企业300余家。

考虑到青年人才的生活需求,街道在社区周围重点打造了产业、生活、商务三个交叉融合的“核心圈”,配套建设商场、学校等“刚需”板块,并在小区内部配置“天荷里”企业人才服务驿站、园区产业创新孵化等物理空间,以及共享餐厅、咖啡厅、户外运动场等设施,提升入住人才的幸福指数。

将社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嫁接到产业园区,将共享空间的辐射半径从产业园区延伸至整个社区,是红丰产城社区“产城人”融合理念的缩影。

“我们积极探索‘产城社区’的发展新模式,通过机关党建联动‘优享赋能’模式、打造人才服务驿站等方式,进一步聚合红丰创新带产业动能,让空间、资源有限的‘小社区’承接起居民、人才、企业的‘大需求’,以‘居产联动’探索未来社区发展的新路径。”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建华说。

从“一张床”到“一间房”,“一套房”再到“一个社区”,人才的安居梦在这里照进了现实,东湖街道“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步子也迈得更加稳健有力。

作为平台保障型镇街,东湖街道聚焦经济攻坚,提振发展活力,全力推进征地拆迁,为保障辖区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和民生工程加速落地腾出新空间。

今年以来,街道完成S304电力廊道、超山东组团等项目征借地500余亩;保障地铁三号线二期、章家河安置房、杭州临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成功完成红丰、陈家木桥社区回迁安置,400余户居民喜提安置新房。

在盘活空间资源、加速项目推进的同时,东湖街道持续关注企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为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街道走访企业1088家,推进江南家居二手车市场规范化经营,着力打造星级专业市场。截至目前,街道已顺利完成五经普各阶段工作任务,负责样本企业社零指标同比增长4.67%。截至10月,3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为2.08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突破1.64亿元……

在东湖街道,点滴变化都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也体现着东湖品质城区建设的态度。一个“人本”“文兴”“强产”多向奔赴,“产城人”协同并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深化基层治理:平安稳定的放心之路

近日,东湖街道商贸社区某门窗材料店老板景先生收到了一笔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帮助他解了燃眉之急。

得益于社区开展的“支委驻格”服务,网格支部委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景先生的难题,在社区牵头下,不仅在短时间内为他申请到了一笔小额贷款,还争取到了减少利率和延长还款期限等优惠。

支部委员进入网格一线,让服务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今年以来,东湖街道全力推进“双强网格”建设,街道241个网格和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面开展“支委驻格”服务行动,通过实行委员联楼包户、建立“一格一议”议事协商制度等方式,东湖街道梳理入格任务42项,走访排查企业(商户)6720余家、房屋6.2万余间,解决各类诉求728件,实现服务“不出群”、诉求“不出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将社区网格作为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神经末梢”,深入推进网格智治,是东湖街道探索并做好基层高效能治理打出的一张“暖心牌”。

作为临平区最年轻的街道,东湖街道下辖48个村社,常住人口超30万人,基层治理难度大、挑战高,如何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

牢筑安全防线,让服务更加高效。东湖街道持续推进“1848战队融合”——“1”代表一支专职的综合应急救援队,“8”代表八个区域性微型消防站,“48”代表东湖街道48个村社微型消防站。通过村社、区域、街道三级保障,确保能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赢”,全力筑牢安全发展的第一道防线。

实现多元共建,让纠纷就地化解。街道映荷社区、星启社区创新打造“社区合伙人”队伍,通过“合伙人”议事体系和协作平台,充分联动辖区党支部、商企、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力量,同时在居民中挖掘能人、达人,着力化解邻里纠纷,共议民生实事,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

街道还整合了辖区8万余名志愿者力量,重点打造“情满东湖”志愿者服务品牌,孵化出如“星启巧妈”、“小林通”等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在反诈、平安、护水、护校(扫黄打非)、宣传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从点上“盆景”到面上“风景”,东湖街道激活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以“小治安”绘就社会治理“大平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


厚植民生福祉:群众幸福的暖心之路

街道,它是人们脚底下的“道路”,也是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更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栖息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城市向前奔跑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居民对幸福的期待,而东湖人的幸福生活,就要靠东湖街道来创造!

让发展更有质感、让幸福更有温度,东湖街道以项目攻坚、平安治理、安全整治、环境提升、党建品牌等“八件大事”为牵引,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做群众的“贴心人”,办好群众的“心尖事”。

2024年,对康庭社区居民来说,点滴幸福落在身上,最具象化的一件好事,就是小区的老旧电梯“下岗”,换上的新电梯不仅安全高效还有“专属管家”等“黑科技”,让居民们的出行体验迎来新变化。这是东湖街道探索以分期支付的方式,购买电梯企业“全包式整体服务”的一项创新举措,由此来降低问题电梯的更换门槛。

这样务实暖心的举措还体现在备受居民关心关注的“一老一小”问题上。今年以来,东湖街道持续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并投入使用横塘小学、昌达路小学、昌达路幼儿园等10所学校;创建茅山、红湖、上环桥3所“区级示范性老年学堂”,并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惠及老人超2万人次。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湖街道持续送文化“向下扎根”,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创建1个省级文化驿站、1个省级旅游驿站,打造5个区级临品书坊、4个临品艺站。城市书吧、文化驿站、艺术长廊、家风营造馆等新型文化空间逐一涌现,充盈了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还有10个有队伍、有机制、有特色的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所,释放“大能量”,激活“大文明”。

此外,街道还打造“东湖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开展送戏下乡、文化夜市等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为居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东湖,一件件民生实事正惠及千家万户,一张张“看得见”的民生清单正加速兑现成“摸得着”的幸福账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