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厨刀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光绪1890 年。在过去,十里八乡的人家都有一把大洲 厨刀,它是衢州市历史上的名牌产品之一。 大洲厨刀的创始人胡同兴,是衢州江山 人。当年见大洲街市繁华,山货云集,他便决 定在此定居,开了家“胡同兴铁店”,打厨刀、 柴刀、茅草刀、小肉斧,其中“同”字号厨刀广 受欢迎。 大洲厨刀一般要经过打坯、加钢、熔炼、热 处理、打磨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不 可少。“大洲厨刀”的打制工艺保留了全手工 操作,经过独特的刀刃淬火技术和打制工艺制成的刀具,具有不崩口、不卷刃、口薄、锋利 等特点。 2009年大洲厨刀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属传统技艺类。
传统技艺 三代坚守
大洲厨刀制作技艺已有130多年的生产历史,胡同兴将技艺传给了继子郑忠祥,而后爷爷传给儿子,儿子又传承给孙子……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着。大洲厨刀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金高从挥起锤子的那一刻,就已经定格了他全部生活。
小时候的郑金高并不愿意学打铁,但没办法,家中就他一个独子,打铁手艺还得有人继承。少年时,个头不够高,郑金高就在脚下垫上几块砖。那时,郑金高和父亲郑忠祥所在的集体化企业叫大洲刀具厂。心灵手巧的郑金高,19岁就当上了厂长。1962年,郑金高参加浙江省二轻系统举办的民间手工艺技术大比武,当时参赛的有全省60多位打制刀具的高手,比赛项目是打制菜刀、草刀和柴刀。郑金高第一个完成任务,并且打制的刀具锋利、不卷刃、不崩口,一举夺得冠军。那枚小小的奖章,被他珍藏至今。1963年,大洲机械厂和郑金高分别荣获浙江省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手工业方面“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工作)者”。
郑金高会打很多东西,七十二行用的工具,适应山区、半山区、平原用的家什,郑金高样样在行。1996年,大洲刀具厂解散,郑金高父子回到老街开起了店铺,取名为“7号刀具店”,并一直延续至今。做了几十年的手艺,他仿佛理解了当年父亲逼他学打铁的举动。1976年,他让儿子郑秋和待在身边,延续当年他抡小锤、父亲抡大锤的生活。郑秋和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每天只沉浸在“叮当,叮当”的敲打声里。忙累了就抽根烟、喝口浓茶,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放松。也许是一份乡愁,也许是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50多年来,郑秋和毫无怨言,打铁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寄托,和他的生活不可分割。
郑秋和目前是大洲厨刀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成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主力军。今年已经85岁的郑金高腿脚不太方便,耳朵也开始失聪,但他每天都会来到打铁铺,指导一下儿子郑秋和,有时也帮儿子打打下手。
渐行渐远 后继乏人
目前,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学徒难招,大洲厨刀制作技艺后继乏人的问题更为严重,可以说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正如老话所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于打铁匠而言,烫伤、砸伤、挫伤都是家常便饭。郑金高和他的儿子郑秋和,一年四季满手是疤。冬天,穿着厚衣服干活,没一会就被汗水湿透,一停下来,衣服又冷冰冰地贴在身上;到了酷暑,炉火的高温加上天气的炎热,打铁就好比在蒸笼里干活,这种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再者,打铁对体力和耐力也是极大的考验,沉重的大锤轮番起落,几十斤的铁块反复锻打,那种身心的疲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更是不愿意从事打铁这行,大洲集镇的打铁店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多家,到现在只有3家。2000年以后,打铁店更是没有招收到一个年轻学徒,传承队伍严重老龄化。
“打铁是硬功夫,是卖力气的活。现在的人吃不了这种苦。”在打铁铺略显昏暗的堂屋里,郑金高一脸失落,“我现在80多岁,已经打不动了,郑秋和也60来岁了,等到他年龄大了,这个打铁店就得关门了,从爷爷手上传下来的这门技艺也可能要失传了……”
大洲厨刀制作技艺作为衢江区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去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估工作中,大洲厨刀制作技艺在很多内容上明显欠缺,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也存在明显劣势,这其中有传承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也有项目本身的很多制约因素。为此,衢江区非遗中心推出了比如免费培训、招徒奖励、带薪学艺等等举措,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一传统技艺可以涅槃重生,再次焕发朝气蓬勃的活力和魅力!(通讯员 金一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