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首页>地方频道>衢州>文化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或成过去,衢州“城里腔”你还会说吗?

  导读:近日,笔者获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就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将对全国各省地级市作一次巡访,并拍摄录制有关动态资料,以进一步助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衢州市或为浙江省首站。保护语言多样性、传承方言文化,全国在行动,衢州更刻不容缓。

  代表性方言——衢州话

  衢州地区方言统属吴(语)方言。除吴语外,还有徽语、赣语、闽语、客家语、畲民语等,这类方言的百姓或散居于吴方言区,或聚居于吴方言区一隅。江山的廿八都古镇,就是一个有着13种方言、142个姓氏聚居的“特区”。无论是散居还是聚居,百姓既会说自己的母语,又会说当地的方言,廿八都镇,因为方言杂陈,为方便交流,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人人能讲的“官话”。

  衢州市所辖各县(市、区)方言的话语音腔不下一二百种。柯城、衢江、龙游、常山、开化的话语音腔各有异同,唯江山话独具特色,不仅发音较独特,古音古语较为丰富,而且与各县(市、区)的“一乡一腔”不同,几乎“全境一腔”。

  虽然方言种种,但在衢州有代表性的方言还是衢州古城百姓使用的、被称为“衢州官话”(实际是指衢州话的书面语)的衢州话。

  1986年以前,衢州城区百姓说的是“清一色”的衢州话(“城里腔”),这种音腔的衢州话至少已相对稳定了半个多世纪。1987年以后,随着全省“推普”工作的全面开展,加之改革开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衢州话出现了明显而快速的变化。1990年以后,人们大多都能“随语应变”,自然地用衢州话和普通话与人交流,在公共场合都能听到普通话(尽管未必都标准)。2000年以后,衢州话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衢州话日渐弱化,被边缘化;二是衢州话快速变味变异。2010年以后,普通话已成了衢州城区的主流语言。除了识字不多、不常出门的老人,能说纯正衢州话的人越来越少。青年人,特别是中学生,已只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至于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则已全无“家乡话”的概念了。相比宁波、台州、绍兴、温州、东阳、义乌等地依然十分强势的方言,日渐弱化的衢州话,绝非正常现象。

  衢州话是衢州的文化印记

  方言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作为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方言,还是一方土地一方人的情感纽带,灵魂的归宿。

  衢州话是衢州古城与史俱来最古老的文化,最具衢州个性的文化印记,是衢州历史文化之根;衢州话又是古城百姓与生俱来、融入血液、伴随终生的天然母语。衢州古城悠久丰富的文化借衢州话而代代传承,同乡、家人的亲情也因衢州话得以维系。衢州话在古城百姓生活和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

  衢州城区普通话普及程度是全省最高的,但堪忧的是衢州话正面临日渐弱化、迅速变异、断代失传、濒于消失的严峻现实。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衢州话尤其是口语,将可能完全消失。到那时,衢州人再也听不到“乡音的呼唤”了。衢州各县城方言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

  全国约有14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包括作为城市标志的方言。历史文化名城一旦缺失了属于自己的乡音母语,城市的特有韵味和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的品位也将一并缺失。就方言这个层面看,衢州已大为逊色,衢州将失去“最衢州”的底气。

  方言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当前全国以至全球都面临着语言资源流失的问题,维护语言的多样性,保护弱势、濒危的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已成了全球和我们国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因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反映了文明,包括风俗、艺术、文学等等的多样性。尊重语言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使用这种语言、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方言文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元素和鲜明标识,方言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多语多言应是社会常态。保护方言,是保护独特而古老的地域文化的基础。语言文化遗产有其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

  1999年,联合国就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历年来,我国政府为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做出了许多努力。2018年9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湖南长沙举办了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会上各国政府和相关学术机构代表、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并通过了旨在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和语言资源保护、应用、推广的《岳麓宣言》(2019年2月21日正式发布)。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提到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衢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方言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衢州和衢州话自然都在国家“加强保护”之列。

  为了保护、传承衢州话和所属各县(市、区)方言,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是从国家保护语言资源多样性、保护丰富珍贵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高度,按“政府主导、专家实施、社会参与”的要求,在“推普”的前提下,采取“在使用中保护”的方法,实现普通话与方言互相补充,共同繁荣。

  “在使用中保护”的措施,可采取如在广播电视台开设方言节目;在校园中为“方言进校园”开绿灯,鼓励学生在家说方言;鼓励民间团体和社区成立方言志愿者团队,举办“学说家乡话”的培训班,开展交流活动;鼓励旅游景点、商家店铺“双语”推介等等。

  二是通过媒体宣传,提高人们对“推普”的正确认识,提高保护、传承方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增强人们保护、传承方言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保护、传承各地方言的共识和“乡音回归”的氛围。

  “推普”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全国各族人民相互交流融合,更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只是通用的汉语,并非用来取代方言,更不是为了消灭方言。“推普”是要求人们在说方言的基础上再学会说普通话。况且,“推普”与说方言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三是各县(市、区)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组织和个人,对本地方言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是濒危方言、弱势方言和城市方言),积累尽可能丰富的方言资料(特别是有声资料),争取尽早形成研究成果。

  采取这些措施不仅不会干扰“大事”,给社会“添乱”,而且合乎国家保护、传承汉语方言的政策要求,能够达到“乡音回归”、“双语”并荣,给城市平添本地特色和文化亮色。

  鉴于衢州市至今尚缺涉及方言保护的议题,尚未形成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共识,特撰此文,传递一些有关保护方言的信息,试投一石,聊抛一砖,以引众议。(王世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5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