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郭裕文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职干事等职,系全国青年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9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并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军书法作品展三等奖,第九届全军书法作品展第四名。个人成才先进事迹和书法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以及《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钢笔书法报》《青少年书法》《衢州日报》等专业、权威媒体报道,2005年在国防科大成功举办书法个展。
万里高原上,白色,是这里触手可及的寒冷;黄色,是这里裹着滚滚沙尘的永恒主题。就在这茫茫高原上,驻守着一群年轻的边防士兵,他们与风沙为伴,把青春和热血铺洒在祖国大地,换来了山河无恙。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近日,当新闻还原了去年中印边关局势,当视频记录了喀喇昆仑那场英勇战斗,我们才恍然,是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才筑起了巍峨的界碑。
同为战友,衢州市军旅书法家郭裕文感同身受,他用手中的毛笔,饱满的情感创作了20幅书法作品,以此致敬每一位边关英雄,也致敬每一位共和国的守卫者。2月21日,“致敬英雄——郭裕文网络书法展”在“逸古书院”微信公众号展出。
纤笔化作“毛瑟”,与战友并肩作战
今年春节刚过,一段视频刷爆了朋友圈,它为人们还原了喀喇昆仑那场英勇战斗,解放军报《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一文也再度刷屏。当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一位位英雄的名字、英雄的事迹出现在人们眼前,伫立在寒冬里加勒万河谷的英雄形象,留在了我们的心间。
郭裕文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职干事等职,也系全国青年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部队20年,郭裕文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动态,去年4月,他关注中印局势。他说,“官兵们敢于斗争,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赤胆忠诚和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虽然他不能在一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但身在部队,这种前线的紧张感让他感同身受。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团长祁发宝不成文的规定;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
“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肖思远牺牲当天,还憧憬着的未来;
“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王焯冉在危急时刻说的最后一句话……
看着战友们的事迹,郭裕文心如刀绞,他感慨:“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在负重前行。守护祖国平安,守望万家团圆,可敬可佩的战士们,把家国之爱铭刻在一个个战位上。‘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郭裕文用手中的毛笔记录下战士们曾经说过的那些打动人心的言语,书写习近平总书记建军思想以及我军战斗精神口号。此次书法展,旨在记录和宣扬战士们的精神,让军人情结绽放出耀眼而缤纷的花朵。“虽然没有和他们同在前线,但求自己手中的笔能化作‘毛瑟’,和一线战友们站在一起。”
致敬边关英雄,以笔墨扬军人精神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宁洒热血,不失寸土”……郭裕文以一幅幅书法作品,致敬边关战士“赤胆忠诚,皆为祖国”的精神,致敬解放军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郭裕文的父亲擅长书法,受他的熏陶,郭裕文小学便常常参加一些学校的书法活动或比赛。后来,他考入江西省宁都师范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1996年参军后,郭裕文也因为写得一手好书法,担任了连队的文书工作,并负责旅部的宣传工作,“这让我感到欣慰,我的人生与书法总是相辅相成,与其他士兵相比,我便多了些许写字的时间和机会。”
2001年,郭裕文以较高的专业分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的书法专业。“我的人生因为坚守在书法的道路上增添了许多光芒,看见了许多美好。”郭裕文告诉记者,因为书法,他交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也因此影响着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以乐观平实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郭裕文的作品充盈着一股烂漫天成的古雅之气,不被当下浮躁的时风所左右。这是在潜心传统经典过程中逐渐催生出来一种逸风古韵。
“书法欣赏是有层次的。虽然书法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但文化基础和艺术素养不同,对书法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郭裕文喜欢在书法作品中倾注自己的心性和感情,他说,同样的一幅字,普通人也许仅仅感受到了好看、舒服,但专业人士则读出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性情。当然,这也与作者自身是否具备这种表达能力有关联。
今年,郭裕文从衢州军分区转业,一有时间便铺开笔墨。郭裕文坦言,这次“致敬英雄——郭裕文网络书法展”就是他跟随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郭裕文感慨,这不单单是写给军人的,也是写给我们普通人民的,希望军人的精神在人间发扬光大,让祖国的大地一派和谐富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每名共和国军与民永恒的姿态!”(记者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