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2023年我市公共财政成效显著

2023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153”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总要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运用好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两项措施,聚力聚焦重点领域发展,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全力打造财政高质量精明发展品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财政支撑。

一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聚焦支持重特大项目攻坚、产业集群建设,优化整合市级工业强市专项资金2.9亿元,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补助,支持高科技企业培育和智改数转工程,引导各类资金共80亿元助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

二是支持推动金融扶持政策。打好“财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市级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产品发放优惠贷款金额达67亿元、增长7.9%,惠及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1629家、增长4.6%。

三是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拨付1.1亿元,全市新打造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助力农民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建设。筹集拨付7650万元,提升改造超4万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筹集拨付3亿元,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安防工程500公里,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支持提升人居环境。拨付5.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01个,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拨付资金3.8亿元,新建、修复10个污水治理设施,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筹集拨付7568万元,打造195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全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五是支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预计可获国家补助5亿元,有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拨付项目建设资金6亿元,有力支持港口三期、涟水机场三期、清隆桥改造、古黄河生态休闲带等顺利实施,助力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筹集拨付1.6亿元,实施9个不淹不涝城市建设项目,改善城市内涝问题。拨付4.3亿元,实施13个区域路网畅通工程,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六是支持强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筹集拨付1000万元,新建16个“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向镇村下沉延伸。拨付5000万元,对发生重特大疾病、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参保人员给予合规费用兜底报销,实现困难群体医疗有保障。医保基金支出10.8亿元,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扩大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七是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筹集拨付1.2亿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各学段学生进行资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筹集拨付10.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9所,提高基础教学环境。拨付普通高中振兴专项资金7000万元,打造优质高中群体,助推“县中振兴”实施。

八是支持就业创业优先。筹集拨付2.1亿元,实施就业护航项目,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5.3万人次,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79人。拨付430万元,新开发22450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

九是支持加强产业基金投入。围绕“7+3”产业集群建设,基金规模由50亿元增至80亿元,支持重特大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对接和资本招商效率,推荐14家企业参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园区行活动;积极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向上推荐项目类直接投资3个、企业股权投资5个。

十是支持助力消费提升活力。深入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统筹安排1100万元保障“幸福满淮,安心消费”等活动开展,更大力度支持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领域回暖,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十一是支持深化财政奖补服务。着力打造财政奖补3.0版本,创新推动奖补平台与省预算一体化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累计受理各类财政奖补业务1.4万件,发放奖补资金6.7亿元,材料精简率、环节优化率、时限压缩率分别达50%、45%、71%,“全国首创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做法”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