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泮素珂
3月29日,三门开展“出发吧! ‘会’‘友’喜柿!”职工相亲活动。50名单身职工化身“戏中人”,在5大主题剧本杀中开启了一场别样寻爱之旅。这场别开生面的相亲会,折射出三门以婚俗改革解码“轻盈浪漫”的深层脉动。
交友“破圈”,县域涌动青春力
不久前,在“蟹”大姐说媒相亲集市现场,“蟹”大姐章小娥用专业的说媒经验为台上的8位嘉宾牵线搭桥,经过一番精准配对,现场成功牵线了3对。
“这个成绩是超乎我们预期的,刚开市就‘开门红’。我们每月定期举办相亲集市,为的就是给那些平时工作忙、社交圈窄的年轻人创造机会。”三门县婚姻家庭协会副会长章小娥笑着说,“咱三门人做媒就像烹青蟹,要鲜活、接地气!”
除了章小娥,“蟹”大姐团队共有65位红娘,她们中既有婚姻家庭咨询师、退休干部、退休教师,也有单位社工、企业工会骨干、创业老板娘,将“触角”伸向车间、码头、创业园区。
“过去忙于打工,相亲都难,现在工会组织活动,县里也会组织活动,还提供婚恋咨询。”外来务工小伙张昊坦言,便捷的交友服务让他萌生了“扎根三门”的念头。
除了三门县婚姻家庭协会,三门县总工会也织密覆盖职工婚恋需求的红娘服务网,用心选聘深耕相亲交友领域多年的红娘担任“工会红娘”,建立“工会红娘工作室”。此外,还搭建了“会聚良缘 姻缘E牵”职工交友平台,并以脱口秀、海岛派对、剧本杀、电竞比赛等职工喜爱的活动为交友载体开展活动。自2024年以来,已开展23场交友活动,吸引1400余位单身职工参与,达成交友意向的单身职工20余对。
婚车“瘦身”,驶向简约新风尚
没有豪华的车队,没有喧闹的锣鼓,3月15日,一辆满载玫瑰的“幸福巴士”公交驶过滨海大道,车身贴满喜字,扶手缠绕玫瑰,连拉环都悬挂着“新婚快乐”挂件,单次租赁成本为888元、999元或1314元,让新人直呼“浪漫值拉满”。
“这比豪华车队更有纪念意义,婚车内部的装饰风格是自己和亲朋装扮的。”新娘抚摸着朋友DIY的贝壳挂饰笑道。这种单次租赁只要近千元的“幸福巴士”,已服务16对新人,带动婚庆公司推出可循环装饰套装,形成绿色婚庆产业链。
传统婚俗中“豪车接亲”的攀比之风正在瓦解。海游街道的任女士为女儿操办婚礼时,主动选择公交婚车,“省下的钱,正好用作小两口的育儿基金。”
这一婚车改变,既节省了租车费用,又体现了环保和时尚。三门正以青年人作为婚俗改革重点工作对象,创新推出“公交婚车”,又在全市率先推出双层“幸福巴士”婚车,为年轻人婚事新办、简办创造条件。
改革“生根”,绘就甜蜜底色
“我们村文化礼堂设有家宴服务,村民可以在880元一桌、680元一桌的标准菜单中任选其一,就能办一场体面的婚宴。”海游街道前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宏远介绍。
婚礼大操大办不是婚姻美满的保证,更不是衡量爱情的“筹码”。三门县将文明节俭办喜事纳入全县各行政村村规民约,全县50家酒店、餐饮、婚庆等企业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出台婚丧事宜操办限额标准,排出限额1000元以下的宴席A、B套餐。针对彩礼负担,三门县将“随礼封顶200元”“婚宴每桌不超千元”写入村规民约。
在“婚事新办福卡”申领窗口,刚领证的电焊工张磊夫妇展示了卡内优惠,里面涵盖酒水婚庆家装母婴等全流程服务。“‘婚事新办福卡’真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张磊说。
三门县推出的新婚育“筑家联盟”为新人提供经济实惠、简约而不失浪漫的婚庆服务。“省下的钱打算开家五金店,日子有奔头!”张磊规划。数据印证着改变:眼下,三门农村婚嫁成本下降20%以上,年均减轻群众负担1.4亿元。
据悉,三门以婚俗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建阵地、强服务、革陋习,着力破解“婚姻文化传承难、和睦家庭经营难、婚嫁支出降费难”等课题,实现了结婚彩礼、婚事费用、离婚率“三下降”。
从程式化相亲到创意社交,从豪车攀比到公交婚车,从天价彩礼到山海盟誓,三门用一场“轻盈革命”证明,移风易俗不是割裂传统,而是让幸福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