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首页>地方频道>舟山>要闻

父子两代人,传承舟山鱼鲞老味道

  今天起,舟山晚报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深入企业、海岛、乡村、医院等基层一线,探寻岛城坚守岗位、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的故事,为读者呈上一组鲜活的新春基层人物群像。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午后,从普陀东港出发,驱车行驶在东西快速路上,不到10分钟,就会有一阵浓郁的鱼香气飘进车窗。这是一个叫作观碶头的村庄,往窗外看去,目之所及,尽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鱼鲞晾在空地上吸收着阳光和西北风的精华。

  观碶头村的晒鲞传统已经有接近30年了,悠久的历史让这个小村子保存下了最纯正的舟山鱼鲞味道。

  30年历史的晒鲞村 保存下最传统的舟山味道

  观碶头村的晒鲞传统已经有接近30年了,从一开始的小规模,到现在的成片大晒场,村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扇门窗仿佛都已经染上了浓浓的咸香味。余宏龙就是老一辈晒鲞人中的一个,回忆起年轻的时候,他感慨万千。

  “1985年开始我们村搞包产到户,大家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人从水产市场小贩那里收购卖不掉的虾虫孱回来晒,再拿去市场上卖销路很好,传开以后我们全村就都开始晒鲞赚钱了。”余宏龙回忆道,“我记得最多的时候我们村总共100多户人,有40多户都在晒鲞,一些宁波、山东的批发商直接就住在我们村里,场面一点不比现在小!”

  悠久的历史让这个小村子保存下了最纯正的舟山鱼鲞味道。余宏龙告诉记者,正宗的舟山鱼鲞要用刚上岸的鲜鱼,除去内脏洗净后用合适比例的盐水浸泡一晚,然后等待一个晴朗的西北风天气,放到晒场上进行晾晒。只要三四个小时,西北风就会带走鱼身上的每一滴水分,使其变成美味的鱼鲞。

  “最精华的步骤就是腌制,什么种类的鱼,多少斤两,用多少盐多少水,泡多长时间都要严格控制,比例差一点口感马上就不好了。”余宏龙介绍道,“咸淡适中,肉质紧实才是正宗的舟山鱼鲞,是过年过节,舟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

  年轻一代 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

  余宏龙已接近古稀之年,他已经把晒场交给了儿子余涛打理,也把自己晒了几十年的老味道传承给了儿子。余涛也不负期望,成功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市场上对鳗鱼、黄鱼、马头鱼等高端品种的鱼鲞需求旺盛,余涛瞄准了这一点,接手后首先拓展了自家鱼鲞的产品种类。每种鱼的腌制时间,水盐比例都大相径庭,但每当鱼鲞的口味遇到难题,余涛就会从父亲地方取经,对各个环节进行不断改良,直到晒出自己满意的味道。

  “我觉得相比现在许多专业做鲞的工厂,父辈们几十年经验晒出的老味道就是我们村鱼鲞的优势,所以我要尽力把这个味道重现出来,但老味道更需要新的销售模式才能适应当下。”余涛说。

  在余宏龙这一代晒鲞人中,晒好的鲞大部分出售给市场小贩,本小利微。余涛接手以后,重新规划了鱼鲞的出售模式,开始开拓电商和高端客户。

  余涛和许多网上的水产批发商合作,将自家的鱼鲞销往全国各地,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家的鱼鲞现在10%供给以前我爸的老客户,30%直接由批发商收购,30%出售到合作的酒店,还有30%网上出售。”余涛告诉记者,“相比以往,中间环节更少,我们的利润更高,消费者也能买到更便宜的鱼鲞。”

  晒场追梦人 把传统鱼鲞做大做成品牌

  春节即将到来,余涛的晒场已经挂上了年前最后一批腌制的风鳗,帮忙的小工大部分已经回家休息,再过两三天,余涛也准备歇业过年了,但他心中,却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正月初三开始就有新鲜的鱼货了,不少客户已经预定了开年第一笔订单,去年社区团购很火,我明年想联系看看有没有平台能够让我入驻,再开拓一条销路。”余涛一边盘算一边告诉记者,“现代人都喜欢追寻老味道,我想把我们村的传统鱼鲞继续做大,做成品牌,让更多人能够吃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