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数十位工人在大型施工平台上,手持缠包机对主缆实施缠包带作业。随着齿轮的转动,橙黄色的“丝带”一圈压着一圈地缠绕在直径0.87米的主缆上,标志着西堠门大桥正式进入主缆防护施工阶段。这是西堠门大桥建成以来首次加装“主缆除湿”系统工程,也是国内在役悬索桥加装除湿系统规模最大的工程。
西堠门大桥是舟山连岛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型跨海桥梁,于2009年通车,迄今已运营13年。作为悬索桥的关键性构件,主缆常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用于连接主塔和锚碇,并通过连接吊索承载桥面,是悬索桥核心承力构件之一。
西堠门大桥所在地区四面环海,由于长期暴露于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主缆外防护层已逐渐劣化,有可能加速主缆钢丝的腐蚀。因此,对主缆腐蚀的控制是对大桥整体寿命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大桥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西堠门大桥“主缆除湿”势在必行。
“主缆除湿”即通过加装除湿设备,为主缆输送干燥空气进行除湿,可延缓钢丝腐蚀速度,延长大桥的使用年限。“为圆满完成项目,我们联合设计单位开展了长达6个月的前期研究,最终敲定了‘增设主缆除湿系统+增设主缆缠包带包覆层’的技术方案,并联合实施单位进行了多项针对性研发。可以说,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施工材料和施工装备都是对国内桥梁主缆防护领域的一次较大提升。”项目负责人官华表示。
此次西堠门大桥“主缆除湿”系统施工项目包括主缆缠包带施工、除湿系统安装施工、系统调试验收、系统运行观测四大阶段。针对舟山海洋环境特殊环境的特点,此次施工中试点应用的缠包带主材是大桥管养单位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舟山管理中心、桥梁技术中心联合施工单位在普通型缠包带基础上自主改良研发而成,提升了主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和耐候性,并针对危化品车通行的情况加强了材料的阻燃性。
西堠门大桥加装“主缆除湿”系统工程开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舟山管理中心供图
同时,正常通车情况下,在主缆上进行大规模施工时需要一款国外大型装备,其具有在不到1米直径的主缆上行走的能力,还能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舟山管理中心、桥梁技术中心联合施工单位自主研发了此类大型施工平台,能够满足索夹间连续缠带和加热施工,具备无损通过索夹能力、无损通过吊索能力,够承载1吨货物、满足8到10人同时作业。
近年来,舟山管理中心聚焦“山海协作”特色,以党业互融互促,立足“投建管养一体化”,协同设计、施工、检测等单位,共同解决桥梁建管养质量、成本和寿命问题,着力推进以西堠门大桥“主缆除湿”系统施工项目为代表的大桥管养提档,为舟山市乃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