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

首页>地方频道>舟山>民生

舟山阿婆70多年剪纸不辍

    火红的福字、春字、造型多样的公鸡……这几日,普陀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秀娟正忙着剪纸创作,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喜迎新春佳节。

  王秀娟,沈家门街道西大社区一位耄耋老人,70多年剪纸不辍,并把剪纸技艺传授给了社区居民、孩子,让这一中国古老的剪纸技艺绵绵传承。

  金鸡剪纸浓浓祝福

  为迎接农历鸡年到来,83岁高龄的王秀娟创作了一组《‘鸡’迎鸡年》剪纸作品。记者慕名登门采访。走进王秀娟家,小小房间里,摆满了剪纸作品,奔腾的骏马,盛开的鲜花、火红的福字……一幅幅剪纸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王秀娟告诉记者,《‘鸡’迎鸡年》剪纸作品共4件,分别为《金鸡报晓》《大公鸡穿花衣》《快乐一家子》以及《母子亲吻》,寓意和谐、光明。拿《金鸡报晓》来说,金鸡红冠上的六小翅冠,代表六六大顺,鸡嘴下冠为如意头造型,取鸡的谐音为吉祥如意,鸡头高高昂起,代表来年运势昂扬。

  每到年底,王秀娟都会创作一些跟春节有关的剪纸作品。蛇年有长寿虫,猴年有寓意长寿的猴子。王秀娟说,剪纸追求的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欢欢喜喜、热热闹闹过新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新年贴窗花更能增添节日气氛。”王秀娟说。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手指翻飞间,一只惟妙惟肖的金鸡便跃于掌上,焕发出别样神采。而王秀娟老人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剪下的每一刀,都寄托着心中浓浓的祝福。

  用心传承桃李芬芳

  如何与剪纸结缘?王秀娟告诉记者,她出生在奉化,父母亲劳作之余,会将一天的劳作内容画在纸上,用剪刀剪出一幅幅民间生活图。受父母影响,她从小跟着父母剪纸。“那段时间很迷。”王秀娟说,当时为了练习剪纸,她按连环画的图画依样画葫,然后再剪下来。现在的王秀娟根据一首诗、一篇文章,就能创作出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由于热爱剪纸,王秀娟至今已剪了70余年,剪纸作品和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部分作品还送到区、街道、社区展览,多数作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与大家分享妙趣横生的剪纸故事。2010年,王秀娟被评为普陀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随着“非遗进学校、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展开,来请王秀娟去讲课的学校和社区非常多。尤其是退休10多年来,她一直担任普陀老年大学剪纸班任课教师,还担任过中小学剪纸辅导员,手把手教孩子学剪纸。

  修养身心愉悦生活

  “剪纸要专心致志,按画好的线条,小心裁剪,不急不躁,要求眼准手稳。”王秀娟说,但岁月不饶人,随着年事增大,她的眼力大不如从前了。为此,近3年来,王秀娟剪纸是为了调节情绪,寻找精神支柱。

  王秀娟告诉记者,正是这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些五彩纸片,不仅培养了她沉稳处世、耐心细致的好性情,而且让她的生活变得快乐、充实和欣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