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屯溪区:特色产业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屯溪区坚持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和引导各种养殖大户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种养业,让小产业释放乡村振兴大活力。

走进屯溪区科技蔬菜大棚示范区的玻璃温室草莓大棚,离地1米多高整齐排列的架子前,工人正忙着疏花疏果。果园内的电子屏上,显示着室内温度、湿度、照度等即时环境数据。新技术改变了草莓的种植方式,也改变了产业业态。

据了解,基地采取高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选用脱毒、扩繁的优质种苗,全程利用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生产系统精准调控,打造低农残、高效率的生态草莓农产品。“我们采用的一体化智能系统,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加之精心培育,草莓的口感更好,营养成分更高。”示范园生产运营负责人薛雷说。

屯溪区一手抓特色种植业,一手抓特色养殖业。在位于奕棋镇朱村3000平方米的黄山川溪农渔科技有限公司长塘养殖示范基地,粼粼水波中,一尾尾灰黑色的草鱼欢快游动,让一汪汪“聚宝盆”更显灵动。

据了解,基地采用内循环尾水处理模式,每只养殖桶内的残饵、粪污等废弃物,通过岸上的吸污泵,抽至50米开外的水处理系统进行沉淀和三级过滤,过滤后的尾水再经过净化回到池塘,实现绿色循环养鱼。

近年来,屯溪区充分挖掘渔业发展潜力,积极引进内循环尾水处理系统,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规模,着力在“一条鱼”上做文章,生态渔业养殖收获了“真金白银”。

“当地政府对我们内循环污水处理设备、硬件设施的建造都给予了一些补助。目前,我们一共养了鳜鱼、军鱼、溪石斑、草鱼等10多种鱼,每年产量5吨到6吨,产值200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叶赵君介绍,循环水健康养殖模式进一步优化了鱼类生长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养殖密度,鱼类肉质、口感、产量均得到保证。

一个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落地生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来,我们新改造提升了蔬菜大棚700亩,培育鳜鱼养殖、草莓栽培、设施蔬菜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近3万平方米,区里还制定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每年整合资金200万元用于现代种养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屯溪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程诗韔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7
收藏
分享